“元嘉; 同朕一同去迎接一下你外祖母。”天和帝對著下方的沈皎道:“你不在的這些天裡; 你外祖母可是擔心你的緊,這一聽說你來了,就一刻也不願意耽擱; 前來看你了。晉王妃也是有心; 跟在一旁孝敬太后。”
沈皎明白,這幾句話; 更多的是說給胡喜聽的; 也是讓胡喜對太后帶著晉王妃前來的原因; 有了最合理的解釋,天和帝這是在封口。謝太后思念外孫女,孫媳婦晉王妃正好進宮請安,在一旁服侍; 一同前來,不過是為了侍候太后; 畢竟,謝太后年齡一日日見長,下人再服侍得盡心; 也不如孫媳婦貼心不是?
“是元嘉不孝,勞外祖母記掛擔心。”沈皎行禮; 接著天和帝的話道:“累得外祖母前來。”
天和帝笑著道:“這趟回來,可要好好陪陪你外祖母。”
“這是自然,元嘉在外對外祖母也想念得緊。”沈皎想到威嚴慈和的謝太后,眼中滿是孺慕,說道這,沈皎又看了眼天和帝,笑著道:“元嘉也想念皇舅舅。”
天和帝聽到這輕咳一聲,看向沈皎的目光更加柔和,道:“好了,先同朕一同去迎接你外祖母吧。”說完後天和帝便對著下方的暗影擺了擺手,暗影隨之很快得隱匿起來,然後便帶著沈皎走了出去。
至於胡喜,早在天和帝的話落後,便明白了這位自己從小到大伺候的帝王的聖意,趕忙吩咐下去。
等天和帝帶著沈皎走到紫宸宮外,謝太后的鳳輦也到了。
“給母后請安。”天和帝對著謝太后請安道:“您這知道元嘉回來了,真的是片刻都等不及,朕還說一會兒帶著她過去給您請安呢。”
沈皎趕緊上前給謝太后行禮。
謝太后看到外孫女一身男裝站在那裡,一瞬間沒有回過神來,但是聽到天和帝的話,瞬間回神,她知道這是天和帝在和她統一口徑,這個宮中看似被她和天和帝牢牢把控,其實背後有多少人是別人的眼線,不是他們不知,而是沒有必要拔掉,宮中就是一個互相利用的地方,擅於利用也是別人安排在自己這裡的眼線,也是宮中常用的手段,特別是對於帝王,有侍候一些不便明說的目的都可以透過這種方式達成。可以說,天和帝這裡各方的眼線,天和帝心知肚明,她也知道不少,留著這些人不過是別有用意罷了。不然,帝王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這卻是皇帝的不是了,明知道哀家想要見元嘉,還留她這麼長時間,這不是成心想要我跑來一趟嗎?”謝太后順著天和帝的話,笑罵道。
“是兒臣的不是,在這裡給母后賠罪了。”天和帝趕緊接道,然後上前親自扶著謝太后,走進紫宸宮中。
因著晉王妃的存在,正殿倒是不適合再進,便進了早已收拾好的偏殿中。
進入偏殿後,天和帝才屏退眾人,只留下胡喜一人在殿內伺候。
“皇帝。”謝太后坐下後,也顧不上一旁多日想念的外孫女,先談正事:“哀家今日帶晉王妃過來,是這孩子有事情給你稟報。”
謝太后話落後,一旁的晉王妃連忙走到天和帝的面前跪下叩首。
對於面前跪在地上不起來的晉王妃,天和帝心中瞭然,但還是問道:“哦?晉王妃有事皇后與母后稟告才是正理。”
按照規矩,女眷都應是由皇后這個一國之母來管理,特別是晉王妃,除了的有品級的王妃,皇后更是婆母,所以晉王妃若是有事應當先稟報皇后,由皇后處置,而不是越級到帝王面前。
對於天和帝這樣幾近於責備晉王妃不懂規矩的說法,晉王妃倒是沒有被嚇倒,依舊跪在那裡沒有起身,連叩首的樣子都不變。天和帝沒有讓她起來,便是存著讓她不起來的意思,她今日既然選擇來到這裡,後面所說的事情更加重大,她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了,但是為了她的孩子,她就得撐下來,這點責備算得了什麼,就算是要了她的命才能爭取到一線希望,她也心甘情願。
“兒臣此事事關朝堂,事關大齊的江山社稷,所以才去擾了皇祖母的清淨,請皇祖母帶兒臣來親自和父皇稟明情況。”晉王妃對著天和帝道,心中終究是害怕,話語中帶著顫抖。
“朕倒是要聽一聽,晉王妃所說之事究竟是合適?還能事關大齊的江山社稷。”天和帝問道。
聽到天和帝的話,晉王妃索性也不繞彎子,直接道:“兒臣要向父皇揭發晉王意圖在十日後連和官員一同逼宮之事。”
“你是如何得知此事的?”天和帝聽後連臉都沒有變色,喝了口茶後問道。
一旁的謝太后,看到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