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3 / 4)

家衣泠錦,錦妃娘娘並四皇子,宋霍瀛。

宋臨辭只對其中的一位皇子有些記憶,那便是沅妃娘娘所生的二皇子,宋霍羲,聽聞他是個沉穩大氣,做事極為冷靜之人,常深入簡出,從不過問朝事,但只要大唐國土出現洪水澇情,他定能上奏清兵處理,但,這三個皇子之中,唯獨他身後沒有兵力支援。

或許這個是個出入口,宋臨辭想著。

第二天,一大早宋臨辭就讓楊震去給與他關係有些交好的秦錚送信出去,讓秦錚作為代交,幫他上了一份奏摺。

而宋臨辭則去了臨安城最大的酒樓:小吊梨湯。

和渝州城鎮上的名字一模一樣,很容易就想出,這幕後之人是誰。

只是,在臨安城好像並沒有查到叫何戢之人,宋臨辭覺著有點奇怪,他記得阿楚說過,小吊梨湯背後的東家叫何戢,但是他剛進來就問了裡面的掌櫃,這當家的東家不是何戢,他再問是誰的時候,那掌櫃的就不說了。

宋臨辭吃了一點東西,聽到裡面一些訊息,無外乎是公主嫁娶,名門大臣幾家風雲,倒是正常之事,唯獨不正常的就是,沒有人知道洛陽城已經被他拿下,現在成為大唐領土。

一晃早朝之後,宋臨辭立刻街道了秦錚派人來請的訊息。

秦府離他的小將軍府十分近,但宋臨辭過去的話還是走的比較隱蔽,乘了秦府的馬車而去。

剛入府內,便見一個身穿官服的人在院子裡躊躇走著,似是很著急般。

“秦兄……。”宋臨辭入內,衝那人喊了一聲。

“宋兄,果然是你,我就猜到了肯定是你,你且放心,那奏摺我已經上奏,只等聖上批閱等召見。洛陽城當真已被攻破,我記得,這城池像是有十幾年之久,遲遲未破。”秦錚比宋臨辭年長十幾歲,他們屬於忘年之友。

宋臨辭之所以能與他當朋友,還是前世,他同年四十歲餘歲,病重而死時,是那個時候的秦錚對他多有照顧。

秦錚是所有人中,對他不抱私心的人,當然前世他是不知道為何。

今生,卻是宋臨辭親自主動先找的秦錚,與之交好,成為摯友。

秦錚說著,帶了宋臨辭入內室,又讓下人準備酒水,打算說個通暢。

宋臨辭自然也沒拒絕。

酒席言談把洛陽城發生的事情,悉數一遍,聽的秦錚直呼驚歎。

“事情也就這麼個大概,現在只等著面聖,洛陽城需要糧草救濟以及餉銀的安置。”宋臨辭喝下一杯酒,長嘆而言。

“這事情迫在眉睫,十萬火急。倒是讓為兄覺著嘆息的是你口中說的姑娘,醫者父母心,她這深懷天下的胸懷是我們在朝為官等人的所不能比的。”

“她是我宋某人的妻子。”宋臨辭握著酒杯,想著阿楚淡雅的面容,嘴角勾起輕笑。

秦錚一聽,反應過來,“原來是宋兄的賢內助,你這福氣不薄。”

“自是。”他宋臨辭什麼事會後福氣薄了,娶了嬌妻,生了大胖兒子,又攻佔城池,獲得赫赫功勳。

秦、宋二人,把酒言歡,一直到深夜,秦錚安置宋臨辭直接住在了秦府。

宋臨辭差人給楊震送了訊息,說他在秦府之內。

今夜就此而過。

第二天,天剛亮,一道聖旨從宮中一路傳到秦府,聖上旨意:宣宋臨辭入宮覲見。

尚且有些酒醉的宋臨辭在接到聖旨的時候,差點磕到在地,當下身上跟前的大公公孫德喜,連忙扶起。

“宋將軍不必如此大禮,聖上體恤將軍舟車勞頓,特意派了馬車帶你覲見面聖。”

“皇恩浩蕩,聖上萬歲。”宋臨辭喊了兩句,接著對那孫德喜道,“有勞孫公公了。”

孫德喜掐著嗓子笑了下,這才把聖旨遞給了宋臨辭。

秦錚在其後跟隨,對宋臨辭道,“看來,今日早朝,聖上會有話當面問你。宋兄還要做好完全準備才是。”

“我心中有譜,一切照實而說即可。”

“如此也好,宋兄先乘車而去,我這就跟隨過去。”

“昨夜多謝親兄熱情款待。”宋臨辭說著,抱拳作揖,隨著孫德喜上了宮轎。

……

這一路入宮,可謂是暢通無阻,也是宋臨辭重生之後頭次入宮。

宮門內外,紅牆綠瓦,瞧著甚是高大威嚴,他坐在轎內,思緒滿滿,前世今生,終是在這皇宮城牆內外走了兩遭,若是有可能,這是他今生唯一一次足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