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3 / 4)

傅月明見這些繡品果然針工不俗,雖非坊間繡工所能,卻也並未如自己先前所料那般精緻,不過仗著花樣新鮮,奪人眼目。林常安見她看的出神,只道她為此繡技折服,十分得意,便向她說道:“我坊中的繡娘,皆是自蘇杭一代請來的。這位柳嫂,更是此道中高手。故而出來的繡活皆不是此地有的,通徽州城也尋不出一件來。傅姑娘若喜歡,待姑娘走時,我便送姑娘幾件。”

他話才落地,傅月明尚未出言,小玉便噗嗤一聲笑了。她此舉甚是無禮,林常安卻也不惱,只向小玉問道:“這位姑娘因何發笑?”小玉便說道:“若說這些繡樣倒也看得過眼,然而不過是倚著花樣出奇,論起繡工那就罷了。林公子將這樣的東西拿來當寶獻與我家姑娘瞧,是欺我家姑娘沒見過世面麼?”她這話出口,傅月明便心覺不妥,待要開口調和。一旁立著的柳嫂卻早已惱了,這滿繡坊裡出來的繡件,皆是自她指點下出來的,小玉這番話是直著傷了她的顏面。當下,她冷笑一聲,說道:“姑娘既這般說,想必是見了大世面的。既如此,姑娘何不講一講,這些繡件哪裡不好,也讓我們開開眼界。”

她此言一出,便是連樓中那些繡娘也停了下來,抬頭望著四人。

小玉不慌不忙,微笑說道:“你這些繡品,用的是填高魚骨繡與開口魚骨繡的針法,你將這兩種針法扣繡在一處,就成了這個樣子,能繡出些尋常針法不能的花樣。雖也是奇巧,卻不算稀罕。京裡這樣的繡法也很有些人會的,旁人不說,就是我家姑娘也能繡出來,還更好些。”

她此話說完,便望向傅月明,卻見她臉上並無喜色,卻一臉凝重,望著自己,微微搖頭。眼見自家姑娘如此,小玉方才覺察適才得意忘形,一時又不知如何收場,只得緘口不言。

那柳嫂卻望著傅月明笑道:“姑娘的丫頭恁般說,想必姑娘有些獨到的手段,姑娘拿出來讓我長長見識,也習學一二,好教與我底下這群繡娘們。”傅月明情知她是惱了,只含笑說道:“柳嫂子不必聽她的言語,她是我身邊服侍的小丫頭,因在家裡拘束的緊了,今日跟我出門一時忘形就失了規矩,也是我管教無方。嫂子念她年紀小,就饒恕她這一遭罷。”

她此語說得分外懇切,那柳嫂卻是餘怒未消,兀自不依不饒道:“話不是這樣講,說起來,我是做這行生計了。姑娘不因不由說了這話出來,那就是砸了我的門面。既這般,這件事不能如此輕易就了結了。姑娘不把那繡件拿出來與我瞧瞧,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傅月明便望了林常安一眼,他是此間主人,按道理這樣的事該當他出面才合適些。

熟料,那林常安倒是滿臉窘迫,立在那裡,說不出話來。原來,這柳嫂乃是蘇杭一帶的針黹大名家。林常安為開這繡坊,四處尋訪高人名士,訪得她的名號,花了重金將她自蘇州請來。這柳氏在家時,手下也曾管過些人,不少出名的繡工、繡娘皆是她一手調理出來的,性子自然驕傲些,不是輕易能服人的。林常安於刺繡一道又一竅不通,繡坊中事多聽憑她調遣。而目下坊裡並無一個可替代之人,若是得罪了她,她一氣之下離去,那繡坊的營生可就做不下去了。

傅月明見他露難色,心中略一思索,便已琢磨出此間緣由,當即淺淺一笑,向那柳嫂說道:“我當真並沒有如此好的手藝,這丫頭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略通些刺繡的門道,便出來班門弄斧。嫂子大人大量,還是高抬貴手放她去罷。”說畢,又喝令小玉上來賠禮。

小玉自知失言,心中雖是大感憋悶委屈,卻又不好違抗傅月明的吩咐,只得走上前來,不情不願的望著柳嫂深深作福,口裡說道:“我年紀幼小,出言不遜,還望嫂子不要見怪。”

這柳氏是個精通人情世故之人,哪裡聽不出她弦外之音?當即鼻中冷哼一聲,正欲再說些什麼,卻一眼瞅到林常安,見他臉色頗有些難看,心裡暗道:林公子對這妮子頗有些意思,我若只顧糾纏,倒讓他下不來臺。不如……如此這般,也讓這林公子落我個人情。

主意拿定,她便淺笑向傅月明道:“我聽聞傅姑娘家中也是做生意的,都是商人門第,傅姑娘自然知道這門面的要緊。這原不是什麼大事,若是姑娘肯點頭與我家公子做個好朋友,那此事我瞧在姑娘的面上,那自然就當沒有了。”

作者有話要說:1墨豬: 唐代張彥遠《法書要錄》引東晉衛夫人《筆陣圖》稱:“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書寫粗筆道的字而不見筋骨,易犯此病。

☆、第七十五章 窺聽

柳嫂這話一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