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楨買了一點東西,也離開了商城。
孟長倫住在北城不遠的一個小鎮上,坐汽車大概還要半個小時候。
言楨第一次坐這種“馬車”,心裡還是有一些慌張的。她鎮定的坐在車尾,靠在軟背上睜著眼。
還未到發車的時間,車上人並不多。
言楨剛講頭轉向窗外,就聽到一聲音,“你是孟家那丫頭吧?”
作者有話要說: 喜歡的小夥伴要記得收藏哦QAQ~~
今天依舊有小紅包麼麼噠!
☆、004
言楨聞聲回過頭,就看到一六十來歲的老人,穿著絳色的褂子,頭髮有些灰白了,但看起來很精神。
“我是你隔壁的陶婆婆啊。”
言楨想了一下,這才想起陶婆婆。
小時候,原身是跟外公外婆住在一小鎮上,鎮子不大,所以街里街坊都認識。陶婆婆家和言楨家挨的近,所以兩家經常往來。陶婆婆人不錯,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給了言楨。
只不過後來陶婆婆跟著一家人搬離了北城,兩家人就再也沒聯絡過了。
“陶婆婆是回來探親麼?”言楨憶起了陶婆婆後,就跟著聊了起來。
陶婆婆神色稍黯,“老家也沒什麼親人,不過在外面漂泊了,就想回來了。”她收住情緒,又仔細觀察著言楨,“言言是越長越好看了。”
言楨頷首笑了笑,又問,“安安還好麼?我也有很多年沒見到過她了。”
言楨說的小楠是陶婆婆的小孫女岑安安。言楨與她是發小,自幼就跟她關係不錯,後來言楨離開小鎮,安安一家也離開了北城,十多年過去了,兩人之間也沒有聯絡過。
陶婆婆笑了笑,“說起來,安安也在北城,有時間你們可以見上一面。”
言楨倒是沒有拒絕,直接應了下來。
到達小鎮後,陶婆婆還要走了言楨的電話號碼。
言楨獨自回了家。
孟長倫已經準備了言楨最喜歡的零食,這個時節正好櫻桃熟了。原身從小就喜歡吃櫻桃,所以孟長倫也特地在小院裡種了好幾棵櫻桃樹。
“外公。”言楨到家後,將買的補品放在了桌子上。
老家是一層樓的小平房,還帶了一獨立的院子,小鎮上基本都是這樣的建築風格。這兩年,小鎮的旅遊業發展起來了,外面青石小街上偶爾還會有一兩個遊客路過。
孟長倫也很久沒見到小外孫了,見外孫女回來,連忙拿出新鮮的櫻桃,“言言,這是專門給你留的,今年遊客多,櫻桃都賣完了。”
看著慈祥的孟長倫,言楨突然有點心酸。
她八歲那年,家鄉發了洪災,家裡人都死在了災害中,也只有她和爺爺相依為命。後來,在逃荒中,爺爺離世了,她也被賣到了宮中做樂徒。
“怎麼了?”孟長倫看出言楨臉色有點不對勁,“是不是工作受委屈了?”
言楨搖了搖頭,她不想讓外公擔心工作上的事,她笑著,“沒有,我就是好久沒回來了,高興。”
孟長倫嘆了一口氣,“你一個人在北城也挺辛苦了,要是……實在不行就去找你媽吧,我讓她給你安排個好工作。”
聽孟長倫說起原身的母親,言楨雙眸下垂,掩飾了情緒,“我會的。”她笑了笑,“外公,我過的可好了,上次比賽我還得了大獎呢。”
孟長倫聽言楨這麼說,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言楨與孟長倫說了一會兒,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她的房間在樓上的小閣樓。而且他們家所在位置在小鎮上偏高,開啟閣樓上的窗,還可以看見小鎮的全貌。
小鎮是建在河流的兩側,頗有幾分江南水鄉的柔美。
房間很乾淨,床上的被子疊的都是整整齊齊的,孟長倫如今一個人生活在小鎮上,除了和鎮上的幾個老朋友出去溜溜彎,其餘的時間都會整理著房間,看著老伴的遺像發呆。
言楨的房間放了一把古箏。
孟長倫曾經是專門製作樂器的,這把古箏也是孟長倫專門給言楨做的,上面還雕刻著原身的名字。
言楨忍不住的靠近古箏,蔥白的指甲輕輕在琴絃上撥弄了幾下,發出了幾聲錚錚的聲音。言楨心裡有些激動,她在宮中擔任琴師十幾年,會幾十種樂器,唯獨喜好這古箏。
原身也是會彈奏古箏,奈何只懂些皮毛,練過幾次後,就將古箏放在一旁積灰了。言楨現在雖說有了原身的記憶,可是讓她去從事服裝設計,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