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於書香門第而言,同進士卻如同個毒藥,中了還不如不中。
若中了同進士,想要居高位是很難的,譬如一道鴻溝,難以跨越的鴻溝。
而同進士又算是正式的功名,中了之後是沒辦法再考的,也因此,寧願不中,許多高門也不願子弟中個同進士回來。
袁文林就更為特殊了。
他祖父乃是大儒,又長於桃山書院,可謂深受文化氛圍薰陶,若真是中了同進士,且不說人家會對桃山書院有什麼想法,便是袁文林自己,日後在同僚面前怕也抬不起頭來。
陸爍和孫哲都有此擔憂,他們寧願袁文林接下里不中,也不想他栽在同進士出身上。
但,世上偏有一句話叫做:怕什麼來什麼!
這話在袁文林身上得到了很好地映照。
等到了第七波時,外頭終於進來個小廝,面色古怪,卻還是儘量用喜悅的聲音彙報道:“恭喜表少爺,高中會試第二百一十七名!”
二百一十七名!
陸爍和孫哲目瞪口呆!
二百一十七名!
距離分隔線尚且很遠。
在殿試上創造奇蹟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了,畢竟二百一十七名,惠崇帝是不會親自監考的,而若是一般官員監考,最終結果多是中規中矩!
這便意味著,他這同進士出身,算是坐定了!
一時之間,陸爍和孫哲的表情俱都複雜起來。
他們看向袁文林的目光帶上了些小心。
誰知道袁文林卻根本不以為然,反倒笑道:“哈哈!沒想到我竟然中了!二百一十七名,雖是個同進士,但比起一輩子無法及第,這結果可真是好太多了!”
☆、第425章 折中
見袁文林面上不似作假,半點勉強也無,陸爍和孫哲鬆了口氣的同時,又有些疑惑。
當然,此情此景下,兩人自然不會沒眼色的問出來。
反倒是袁文林見二人一臉的不解,再次哈哈笑了起來。
“你們放心,同進士意味著什麼,我心裡都清楚……”
袁文林說道。
這……
陸爍和孫哲對視一眼,真不知該說什麼好了。
袁文林道:“其實這些年,我自己也明白,我真不是讀書的那塊料,況且我的心思也根本沒在這上面……這幾年院試鄉試會試一路走來,不想墮了先人名頭是一方面,被家裡人逼迫著、不想讓他們失望又是另一方面,好比不想吃草的一頭小牛,硬被摁著頭去吃……如今中了同進士,雖不太理想,但不知怎麼的,竟有一種鬆了口氣的感覺……”
說到這裡,袁文林搖了搖頭,面上頗為感慨。
看著他白玉般的面容上似笑非笑的表情,陸爍和孫哲方知他剛才所說不是作假。
孫哲到底是個地道的古人,況且一向以讀書入仕為正道,對袁文林這想法感慨的同時,卻頗有些不贊同。
不過,如今木已成舟,說再多已是無用,說不定還會影響袁文林心情,倒不如不說。
至於陸爍,想的就要多得多了!
對於袁文林的糾結和選擇,陸爍很是理解。
這樣的人,在現代也是很常見的。
不愛學習、不喜歡學習,不一定是壞孩子。
說不定是志不在此。
只不過繁華的現代都市選擇多樣,但到了這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日後若到了官場上,同進士在進士面前總要矮上一頭。
陸爍不希望看到袁文林日後受挫的樣子!那麼驕傲的一個人啊……
可一切已成定局,無法改變,他也唯有沉默。
……
會試放榜之後,京師的氛圍徹底變了。
多少人因此一步登天,多少人因此夢想破碎,有人歡樂有人憂愁,反應不一。
與此同時,欣喜若狂到處慶賀的,黯然傷心獨自舔舐傷口的、榜下捉婿的……也是數不勝數。
至於陸府,從陸爍會試中了第二名之後,登門拜訪的人就沒有減少過。
從早到晚,有人衝著袁仲道的面子,有人衝著陸昀的面子,也有人衝著敬國公府的招牌……甚至有些家有小女的,暗戳戳的上來打聽陸爍婚配與否,都被袁氏打發出去了。
許多人聽到陸爍早與袁家閨女有了婚約,頓時知道沒了機會,雖心有不甘,到底只能回去了。
這些熱鬧全都因陸爍而起,但陸爍對此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