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鬧著要娶。
章家是鎮上的富戶,實在沒辦法就順了章平的意,章平就一直在蜜罐子長大,等到成親了對自家媳婦是說不清甜言蜜語,哄著妻子高興,鄔娘子雖然是村裡頭的出身,但是性子潑辣機敏,長相豔麗,日子過得也算是和美。
章平是和人吃酒,吃得上頭,一腳踏空,直接從樓梯上摔下來,腦袋朝地撞了一個大洞,嗚呼哀哉去了之後,留下了守寡的鄔娘子。
鄔盼巧能夠長得鮮亮,那也是因為家裡頭嬌滴滴養著,上面有兩個哥哥,在家裡是千嬌百寵。被章平鬧著要娶,直接成了鎮上的媳婦,等到章平去世了,他嚥氣之前還惦記著媳婦和兒子,和娘說要好好養著他們娘倆。
章家老太太哭得跟淚人一樣,拉著頭上破了血窟窿的兒子的手,一口就應下,要養鄔盼巧還有孫子一輩子。
按道理鄔盼巧的日子過得還算是不錯,就沒吃過苦頭,問題就出在章信鴻身上。
章平自己小時候不好好讀書,但是等到大了,就覺得還是二哥這樣好,就盼著章信鴻出息,到了年齡就送孩子去讀書。
鄔盼巧也希望孩子好好學習,可問題就是,去上私塾的章信鴻根本就不用心學習,還把自己的課本功課都給了一個窮小子方建了,靠著方建完成作業,最後讓章家人覺得他有出息,咬咬牙給送到京都的書院裡讀書,結果他就鬧著要籤一個書童,就是方建。
本來要籤死契,因為章信鴻打滾要人,對方又不肯籤死約,就成了活約,最膈應的應該就是鄔盼巧了,她是萬萬不想要這個方建的,這個看上去彬彬有禮的少年,她打心眼裡厭惡。
誰讓這方建,是童娘子的兒子。
童秀秀是住在鄔盼巧的隔壁,兩人小時候的關係很好,鄔盼巧是蜜罐子里長大的,童秀秀則不然,她家重男輕女,生活很苦。
鄔盼巧因為和童秀秀的關係很好,在童秀秀娘抽她的時候,偷偷救她,替她分擔一點農活,後來鄔盼巧的大哥情竅初開喜歡上了童秀秀,她就更對童秀秀好了,以為童秀秀會當她的大嫂。
她娘不太喜歡童秀秀,覺得對方有點小家子氣,尤其是下垂的眼,眼白多於瞳仁,用老人家的話來說,看上去就有點涼薄。
容貌也也不如自家女兒明豔,是屬於有點秀氣的那種,用讀書人的話,那就是小家碧玉。
後來的事就讓鄔盼巧給氣壞了,這童秀秀一邊見到了她大哥又是跺腳又是搖頭的羞羞答答,耳珠上的耳環都脆噹噹地作響,聽到她打趣,還漲紅了臉,要同她鬧,說再打趣再也不要理她了。
轉眼童秀秀和村裡的方秀才一起掉了河,光天化日之下抱在一起,就成了方秀才的娘子。
鄔盼巧可給氣壞了,她當時淘氣,就在樹冠裡待著乘涼,就看到了童秀秀約著方秀才到了河邊,然後假裝崴腳掉入到了河裡。
她又氣又怒,因為和童秀秀的關係不錯,沒當面掰扯這個事,私下裡就和童秀秀說了,結果童秀秀當時找了七七八八的理由,等到晚上,她大哥特地一臉傷感等著她。
鄔大海:“你也別和秀秀生氣,她怪不容易的。”
鄔盼巧氣得辮子都要炸了開,“她當時不要臉,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她就是故意的。”
鄔大海嘆了一口氣,目光裡有黯然,“秀秀的娘看不上我,現在這樣也挺好。”頓了頓,又說道,“其實這樣也好,免得咱們兩家還要換親,秀秀嫁過來,讓你嫁過去。”
什麼看不上,什麼換親?!
鄔盼巧氣得臉上發青。
鄔家是什麼條件,她爹是獵戶,能夠射大老虎的,他們桃花村靠山吃山,隨便在深山裡撿一點菌子還有打幾張皮子,就可以過得日子是全村裡數一數二的。
而童家呢?家裡頭就點薄田,據說是早些年生了幾個丫頭,因為養不起都給掐死了,後來好不容易得了一個獨苗苗,童天柱,那可是給寵上了天,後來又懷了童秀秀,因為要給天柱積累福分,就沒把童秀秀給掐死。童家人把天柱養得跟個二傻子一樣,遊手好閒的,家裡窮也討不到媳婦,就這樣的營生條件,還想要娶她?跟他們鄔家換親?!
鄔盼巧的聲音裡滿是不可思議,“大哥,你是腦子進水了,我會看上童天柱?我爹我娘會同意換親?我們家有什麼不好,童秀秀老孃也怪滿意我們家的,他們家多簡單,給足了彩禮就可以了。”跺了跺腳,“都說我是村裡聰明的,這童秀秀才是手腕高著呢。”
鄔大海還沉浸在自己的悲傷裡,“和方秀才的事,日子就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