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李亞子笑的得意,道:“大梁偽朝廢帝先帶下去,嚴加看管起來。本藩擇日昭告天下,已是匡復大唐社稷。”
接下來的事情,自然是李亞子準備坐上了,他肖想已久的帝位,建立了他李家的大好河山。
八月初二,天亮了時。
東京城的街頭,百姓們開始了一天的新生活。
“昨晚半夜,城裡好像地龍翻身的震動。”
“噓,瞎說什麼?我分明是聽得很馬蹄聲。像大軍調動……”
“……別亂說,還有軍爺守城呢。小心被抓著,進牢子裡吃黑糧。”
“……”
百姓暗裡,自然是議論紛紛。
八月初三,東京城的普通百姓,完全勿需要猜測了。新張貼的黃榜,從官府的印章上,就是大變個樣。原來的大梁朝,換成了大唐朝。
新的年號,都是出爐了。從貞定四年,龍德元年,再到眼下的慶光元年。
這一年,除了年號,就是皇位上的天子,也跟走馬觀花一樣的變幻著。
辰時,趙洪英在李氏邸宅的大廚房用了朝食。
此時,趙洪英已經從李亞子身邊調了出來,那剛到手不久的親兵位置,也是落了空。當然,由於從龍的大功勞,趙洪英連升三級,躍過了隊正、副都頭,升到了都頭的位置。
步軍都頭,管了手下一百人。趙洪英在晉藩的升遷路,還是引得好些知情人,一陣眼熱。
升官了,又是領了一筆賞錢。趙洪英得到輪值的假期,就是牽著他手上的那匹馬,去了京城趙府,探望了他的長輩們。
趙府上,在這波的大動靜裡,自然是緊守了門戶。
趙洪英到了趙府時,見到了二叔公趙鎮安,還有他的堂叔趙添祿。至於他的堂弟趙全貴,則是在衙門裡坐鎮,沒回了府。
趙洪英不客套,行了晚輩禮,道:“我來看望太婆婆,還望二叔公行個方便。”
“一家子人,盡說外道話。”二叔公趙鎮安擺手,笑道:“你小子,儘管去看看。娘啊,這些天也想你這個曾孫兒。”
趙洪英笑笑,回道:“我也想太婆婆老人家。”
“東京城歸了晉藩,光復了大唐的江山,藩主是要坐天子位。”趙洪英怎麼說都是趙府的子孫,自然不會坑了自家人,他提點了知道的一二事,道:“二叔公、堂叔,還有洪貴堂弟,不妨投效到新天子任下。從龍要趁早,晚了,功勳不夠高。”
“等看望了太婆婆後,我會回城外的大營。洪全堂弟沒參軍,東京城平靜了,他隨時能歸府。”趙洪英講明瞭事情後,笑道:“我立了一點小功,目前升上都頭的位置。如果二叔公、堂叔不嫌棄我職低官小,有什麼事情儘可以放心吩咐。”
“我不在京城,太婆婆還得託給二叔公和堂叔多多照顧了。”趙洪英晚輩的姿態,自然是擺得低。他也誠心希望,他太婆婆在東京城的府上,能好好的享受晚年。所以,對於京城趙家,趙洪英是給出了非常信服的模樣。
二叔公趙鎮安見著趙洪英這麼一說,笑得高興,道:“你小子,會說話,能幹事。二叔公不擔擱你時間,趕緊去看望你曾祖母吧。”
趙家太婆婆,讓趙洪英從小是“太婆婆”“太婆婆”喚到大的。到了京城趙府上,也換不回那個文雅點的“曾祖母”稱呼。
當然,就趙家太婆婆本人而言,也是習慣了聽曾孫子喊一聲“太婆婆”。
朝食,趙家太婆婆正用著時,就見了一聲熟悉的話。老人家一抬頭,望著從大門處走來的曾孫子,那是歡喜而泣。
“太婆婆,不孝曾孫兒,來看您了。”
趙洪英一跪了老人家跟前,趙家太婆婆就趕緊扶起來,邊道:“起來,起來,你瞧瞧,都是怎麼回事?人瘦了,也黑了。”
“沒事,我是隨大軍進東京城。想著輪休了,來看望您。”
“那四喜呢,是不是生了?”趙家太婆婆關心了曾孫,自然更關心了曾孫的孩子。
趙洪英搖頭,忙回道:“我離開時,四喜還沒生。眼下一直沒回去,不曉得近況如何?”
聽著曾孫子這麼一說,趙家太婆婆心裡還掛念著了曾孫媳婦肚子裡的孩子。不過,倒也有分了情況,關心了近前跟上的事情,道:“你瞧著,一大早來看望了老婆子,都急個啥?洪英,用過朝食沒?”
“用過。”趙洪英忙回話道:“太婆婆,我都是用過了朝食。”
“只是這會兒,瞧著您用呢,我又是肚子餓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