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然後,她對著李仕及福一禮,算是告退了。
目前了綠珠離開,再是在遠遠的地方,挽了杜四喜的手,一道下了山頂的臺階。李仕及招喚了侍衛,想吩咐了暗中保護綠珠和杜四喜之意。念頭一轉,他又是想到了進京城,在慶光帝李亞子的跟前,便是打消了這等會引人注目,反而給綠珠帶來危險的事兒。
春龍節,春意來時,喜迎笑顏開。偏偏遇了麻煩事,杜四喜在回家後,對綠珠暗裡關切的問道:“要不要跟洪英商量商量?他是家裡的頂樑柱,那位巧遇的李王爺,不像是什麼善良之輩?”
早些做了準備,看看是不是跑路什麼的,杜四喜覺得十分有必要啊。
“大唐莊王李仕元,是今天遇上的李公子的一母同胞兄弟。”綠珠對杜四喜講明瞭,李仕及的身份。只是最後,李仕及在普通百姓的眼中,就是莊王李仕元這一個關鍵事,綠珠沒有講明瞭。
當然,綠珠也沒有講假話,她就是隱瞞了,最重要的那個地方罷了。
“他與我之間,不會牽連上表哥。表嫂放心,我的命是你們救的,我不會害了自家人。”綠珠敢說了此話,自然是有些底氣的。畢竟,大唐李家王爺的心胸就算不太大,但是呢,也沒小到了拿綠珠的姨母家人,來威脅了她。
“我是擔心你,表妹。”杜四喜的臉色,並沒有轉憂為喜。她的心頭,還有些不安感。
“真的,表嫂,不會再發生什麼大事的,相信我。”綠珠於表哥表嫂相處久了,知道她家表嫂杜四喜的性子,再是求穩不過了。所以,她忙是寬慰了杜四喜的東猜西想。
真是逃,又逃到了哪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綠珠覺得,她不想再躲躲閃閃的討生活了。她更不想救她的表哥表嫂,因為她而顛沛流離。罷了罷了,如此過著日子,當了掩耳盜鈴之人吧。
慶光四年,八月初一。香孩兒滿了三歲的實歲,虛歲則是五歲。
全家人辦了小席面,邀請了趙洪英的親近兄弟,來自家吃了酒席,算是給小壽星香孩兒慶賀了生辰。當然,趙洪英本人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跟手下的兄弟們聯絡聯絡感情。
東方人,酒桌上的交情,三杯酒下肚皮,那是無話不談了。
院*坐滿四桌人,有兩桌是男賓客外,另外的兩桌是女眷和小孩兒們。
席面上,氣氛熱鬧著。
等著席面結束後,趙洪英和高福兒是招呼了男賓客們,去了二進的院子裡吃茶。女眷們則是於堂屋裡,聊了些八卦。
至於杜四喜和綠珠嘛,是招呼了女眷們吃茶吃點心外,就是收拾了碗碟之類的器具。應該洗洗的,就拿去廚房洗涮;應該收拾整理的,就是弄得妥善了。
待有小半個時辰後,廚房裡的活計,才是忙碌好了。
“哇哇哇……”
有小孩兒的哭聲,是響天動地。
杜四喜和綠珠出了廚房後,就見著來做客的李老二的娃李大龍,那是躺在自家院子的地面上撲騰,一邊嚎啕大哭,一邊還是告狀,道:“他們打我,娘,娘,哇哇……”
李老二的妻李何氏是滿臉尷尬,在周圍看熱鬧的女眷們的嘀咕聲裡,走上去就是拉起了李大龍,在屁股打了兩巴掌後,罵道:“做死啊,穿身新衣裳,就在地上折騰……”
說起世道,是剛剛瞅著似乎太平點了。李老二升個小火長,家裡的存款還是不太豐厚的。
一水兒新衣裳,對於農耕時代的百姓家,那是一大筆開支。
娃兒多的人家,更是一身衣裳,哥哥穿了弟弟穿。總之,補丁再是縫了補丁,直到不能縫補了,就是節省的拿來糊了鞋底,完全不會浪費啊。
李何氏的想法,是準備給丈夫李老二漲漲臉。哪會想到,自家的兒子李大龍不爭氣,盡是惹了麻煩呢。這不,為了臉面子,李何氏是罵罵勒勒了幾句。
“香孩兒,你們和大龍不是在一起玩耍嗎,是出了什麼事?”杜四喜看著站大院門處,被一群男娃娃圍了中間的兒子,問了話道。
此時,男娃娃們的臉色各異,當然了,還是有些默契的同瞅了香孩兒一眼。打這,杜四喜看出來,自家兒子貌似像他爹,當了領頭人?
不知為何,杜四喜覺得有點莫名的喜感。當然,她的面上嘛,還是不想開罪了李何氏,所以,杜四喜就是拿出了東道主的風範。她是先問了,像是看了耍猴戲,還是愉快抄著小手在兜裡的兒子。
☆、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