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杜家的寄人籬下而言,趙家帶給杜四喜的小日子,過得還是挺有滋有味。至少,跟趙家太婆婆處起來,杜四喜發現兩人的個性挺合得來。這麼個長輩,完全沒什麼壓力感。
十月,桂花香,桂花糕自然是最應景的點心。
與趙家太婆婆一起動動手摘桂花後,杜四喜是秀了一把廚藝,做了不少的桂花糕。除了送給孃家的杜家大哥、二哥兩家人外,趙家的親戚也是贈送了一些。
桂花糕材料,用了鮮桂花、蜜糖、糯米粉等物。兼有用漂亮的模子印出來,做出的外型自然是精緻極了。而且,這點子是味道清甜爽口,細膩濃香。
“洪英娶了你,是好福氣。瞧瞧這雙巧手,太婆婆有口福。”桂花糕這等點心,就是趙家太婆婆上了年紀的老輩人,也同樣不費了牙齒,入嘴同樣能細細的品味。所以,比較起了其它的點心,趙家太婆婆一邊嚐了桂花糕的味,一邊對杜四喜誇讚了話。
“太婆婆喜歡,我多做些。您想吃時,拿著出來當了零嘴兒。”
“老婆子再嘴饞,可不能像小孩兒一個樣。”趙家太婆婆擺擺手,笑道:“哪能貪了吃。”
“人說老小孩,老小孩,太婆婆是越活越年青。”杜四喜接過話,好話不用錢,一直接著串串兒的說了。
這些馬屁話,自然是說得趙家太婆婆越發的歡心。
待到趙洪英從縣城趕回來時,就是見到自家太婆婆和媳婦一團子合氣高興的模樣。
歸家嘛,就是享受了家裡的和樂。趙洪英對於這樣的家庭氣氛,自然是非常的欣喜。
“四喜,今日剩下些零碎,我帶回來了。”
趙洪英搖晃下手中的豬下水,解釋的有些欲蓋彌彰。
杜四喜笑笑,道:“洪英哥,你要是喜好豬下水這口菜,我多做幾樣與你下酒。”
豬下水在以前,趙洪英都是搭送給一些買主。賣不上什麼價錢,不過,能送些做人情。
說起原由嘛,就是這些畜生身上的零碎玩意兒,做出來的味道不怎麼好吃。本著農家人,不浪費的原則,這些零碎的玩意兒,買家還有的。
好歹是肉味兒,有些缺了錢的貧困人家,還是願意買回去補補身子。怎麼說起來,那也是見些葷食。
不過,在杜四喜嫁給趙洪英以後,情況就是變化了。
趙家有些家底,杜四喜自然是能買些在古代說起來,算得貴重的香料。
有了香料,有了姜蒜和辣椒等物,杜四喜自然能做出了好吃的豬下水,以及料理了美味的豬內臟。
打嚐到了鮮後,趙洪英就是本著肥水不落外人田,給趙家時時打起了牙祭。
“四喜,洪英今天拿回來的有肥腸吧?你那溜肥腸香啊,燉得爛些。老婆子也喜歡那味道,整一個香。”趙家太婆婆擺擺手,就是笑哈哈的交待了話。
“太婆婆放心,一定入口就化。”
“好,好。”趙家太婆婆樂得連連點頭稱笑。
就在杜四喜處理了豬下水時,趙家的小院門被敲響了。
趙洪英去開了門,倒是發現是老熟人上門了。
“洪英少爺。”給趙洪英躬身問了個好的人,是趙洪英在京城的二叔公家的趙管事。趙管事的身前,還站了一位跟趙洪英年紀差不多,更顯得豐朗俊目的青年。
若說趙洪英的身上,有些鄉村的泥土味,那麼,這位英俊青年的身上,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貴氣。
“這是洪全二少爺。”
趙管事介紹了青年的身份,趙洪英聽後,就是有些手足無措了。至少,在同為堂弟的趙洪全面前,趙洪英顯得有些緊張的。
在趙洪全的身上,有一種很明顯的上位者心態。
以趙洪英在市井裡討生活的經驗,自然看得出來這位堂弟審視目光的背後,是若隱若現的鄙視。總之,那是一種讓趙洪英渾身不自在的感覺。
如果說趙洪英是不自在,趙洪全這位京城的公子少爺,就是滿心的牢騷。
趙洪全自認為,他爹是趙家最有本事的人。他身為京城趙家的嫡子,當然,是嫡次子。哪有必要親自趕來了這等窮鄉小縣。
要說接了□□母,費心招呼幾個管事,不就能辦妥當了嘛。所以,帶著這種心態的趙洪全,面對了趙洪英時,優越感是十足的。
“洪全堂弟,你們一路辛苦了,先進院裡歇歇腳。”趙洪英本著他是東道主,擺正了心態,忙是招呼了話道。
☆、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