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子。
而且,修了這後,就把那婆子滅了口。
承恩公夫人出手狠毒,抱著‘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的心理,把有可能知道這事的人一個不留殺的乾乾淨淨,最終,保住了馮玉兒的名聲和性命。
在怎麼沒相處,沒有感情,那也是親生的骨肉,要是有辦法的話,承恩公也不想背個殺女的思想包袱,看夫人處理的還算妥當,沒留什麼隱患把柄,也就乾脆幫她收了尾,把這事瞞過去了。
這對夫妻本是想著把馮玉兒養在院子裡,讓她衣食無憂的過一輩子就算了,但誰知馮太后卻在回京不久後就鬧出了‘推貴嬪’的醜聞,還因此讓馮家在眾人面前丟足了臉!
啟元帝揪住這個把柄,誓要讓馮家為此付出足夠的利益,而馮家呢,榮華富貴受盡,大燕第一世家,他們過的好好的,也是真心不想造,反,畢竟幹那事滿門抄斬株九族的機率實在是太高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馮家人雖然這麼安慰自己,但心裡還是憋著氣,馮太后也是咬死了嘴,就要魚死網破,承恩公急的滿嘴大泡,也想不出什麼著來,直到有一天,他看見了在花園裡追蝴蝶的女兒……
他女兒長的還挺漂亮的嘛,打扮打扮應該拿的出手啊……
扶持誰都不如扶持自己的外孫子穩當,原來不往宮裡送人,是因為馮家沒有女孩,現在他女兒回來了,聽夫人說好像也沒以前那麼傻了。承恩公自己試著跟女兒聊了一會兒,發現女兒反應確實是比別人慢,說話也有點磕伴,但好在人比較乖,舉止還算得當,別人問也知道答,能看的出來不聰明,但說是傻子到不至於。
畢竟,人家心中的傻子形象應該是披頭散髮,渾身髒汙,動輒發瘋打人的那種……
其實,馮玉兒本身並不是智障,她只是因父母血緣太近而有些缺陷,智商不高而已……
隨著年紀漸長,她的智商也在慢慢恢復,尤其又受了大苦難,心智也有所增加,雖然還不能說是正常人,但也不過像承恩公所想的,就是不聰明而已……
反正女兒‘修補’的似乎也不錯,外表看不出什麼傻啊,瘋啊的,不如就送入宮門,不管五品,七品,先得個位子,有馮太后支援,生個皇子,抱到慈心宮養著,等日後馮太后百年,他們馮家也算有個倚仗。
至於女兒那些亂糟糟的事兒……待她生下皇子之後,他就將此事稟告馮太后,將她病逝,也就一杯黃土,徹底掩了。
不過,似乎是因為承恩公嘴太嚴,只含含糊糊的說馮玉兒‘好’了,讓馮太后誤會侄女不傻了,於是,兩人對馮玉兒的前景規劃產生了極大的反差。
承恩公不在乎閨女得什麼份位,主要任務是生皇子,馮太后則是想把袁皇后弄死,讓馮家一門兩後,培育帝王接班人……
→_→這就是勾通不良產生的悲劇……
馮家送進來個修儀,貴人什麼的,啟元帝可能不會太在乎,但馮太后想塞給他一個皇后,那就不能不調查了!啟元帝下了狠功夫去查這位好像忽然冒出來的馮玉兒……
然後,不出意外的,怒火中燒……
無論是天生痴傻,還是被汙產女,這些都不是馮玉兒自願的,她的遭遇也確實是很讓人同情,如果以往啟元帝聽到了馮玉兒的遭遇,想必也會嘆聲‘可憐’,但,這一切,都是在馮玉兒不會成為自己老婆之前……
如果沒有特別深厚的感情基礎,但凡一個男人,無論現代還是古代,基本都不可能接受馮玉兒這種遭遇的女人,尤其,啟元帝還是個皇帝,馮家還是他的敵人,這種情況下發生這樣的事,更是讓他怒不可遏!
戴綠帽和喜當爹,對一個男人來說,是僅次於‘不,舉’的人生不能容忍之痛的前三位……
幾句話就把啟元帝嘮的臉色鐵青,頭頂冒煙,蘇諾很識實務的趕緊岔開話題,聊起了睎兒的滿月宴,說了沒一會兒,時辰便差不多了,兩人也就收拾整齊去赴宴了!
滿月宴過的很是平靜,馮太后找到了新的目標,便老實的韜光養晦,靜待明年的選秀年來臨……
如此,一年時間匆匆而過,眼看五月選秀來臨,在京中氣氛風聲鶴唳,一觸即發之時,一封突兀而來的八百里加急秘信,讓整個京城的官員們,不分派別的瞬間凝結到了一起……
南蠻族起兵犯邊,四十萬大軍齊壓燕國邊境……
在外敵入境的局面之下,就算是啟元帝和馮太后,也快速從相看兩相厭恢復成了母慈子孝!
內亂黨爭剎那消失,所有人都聚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