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1 / 4)

小說:穿到古代的教書匠 作者:鼕鼕

崔瑛停了嘴,抱歉地看了喻皓一眼,“這個,大師不必放在心上。”

“縣尊能將不傳之秘授於皓,皓感激不盡,可惜皓資質愚鈍,一時想不明白,還請給皓一點時間。”喻皓神色更恭敬了,如果說之前對崔瑛行禮還有些勉強的話,這時他便有些師禮侍之的味道了。

崔瑛毫不懷疑喻皓能將自己那點粗淺的力學知識弄明白,畢竟這可是歷史上難得有明文記載的有能耐的木匠了,而且是一位以善於思考而聞名的人。

走在前面的柴宗訓、葉知秋在崔瑛和喻皓講力學的時候就收了聲,仔細聽他的話,“千里傳音他會不會不好說,跟在喻皓後頭幾天,讓他獨立建橋架屋肯定沒問題。”

“可恨他與喻皓講這些,卻不與你我透露半句。”

“他便是說,你聽得懂?”葉知秋哼了一聲,“那個什麼千里傳音,他給我解釋過,什麼真動假動,什麼聲波傳播速度還是術度?反正我有聽沒懂。”

“這真能實現?”

“能啊,拿紙糊兩個喇叭口,底部用絲線一扣,只要絲線繃直,低聲傳話沒問題。他還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能聽到某些特定房間裡的說話聲,我一樣也沒聽懂。”

說著話,便到了工地,那個蒙童把盤在腰上的麻繩解開,從一個定標開始拉線,然後開始擺弄規、矩,不一會兒便在繩上刻出了一條痕跡,然後一邊用石塊標出地界來,一邊仰頭和旁邊的大人說話。

壯丁們一個個站到兩塊石頭中央的位置,拿起鐵鍁就開始幹活了。這一段是窄渠,一個成年人一跨步就能過去的寬度,只挖到成人的小腿深,然後運送預製板了的人到了,幾人搭手將板子一塊塊拼好,有沒有挖平的再補一補,一切有條不紊,沒有衙役監工,沒有精疲力竭食不果腹,半日的工程量提前了快半個時辰便完成了。

“這些預製板,好像一樣大?”喻皓接到柴宗訓的暗示,猶豫著問道。

“嗯,板子我定了三種規格,寬渠板得用板車拉,窄渠就這種,還有一種轉彎用的,三種深度一樣,長度一樣,就是寬度不一樣,這樣做的多,每一個就更便宜,也能多存些在各村,若哪一處壞了,將它起出來換上就好了,省事。”

“這……不知木料加工上能不能用?”喻皓眼睛一亮,“陛下近日想重修金明池旁的園子,需要不要小部件。”

“當然可以啦。”崔瑛笑笑,“你就叫你手下的小徒弟把木頭劈成差不多大小的木塊,然後讓手穩的弟子一人專做一樣,肯定快。”

“嗯,那我每個給他們打出個樣兒來,就叫他們照著尺寸做就是了。”喻皓畢竟主持建造過許多大型建築,管理經驗極豐富,竟然從崔瑛的模組化思路里一下子明白了標準化構件的作用,這也足以讓崔瑛下定決心將喻皓拐到物理學的廣闊天地裡去,來大幹一番。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當他們看需要修補和重建的橋樑的時候,崔瑛便將自己殘存的那點子力學知識又拿來賣弄了一番,什麼水的密度啦,水面寬度與衝擊力啦,什麼橋礅承重力啦,有實物在面前,這些東西更好理解一些,喻皓不再兩眼點蚊香,反而頻頻點起頭來。

“那三座橋是需要修補的,都有橋礅,只是橋的梁或柱有些問題了,本來這樣也就夠了,但既然是大師來了,瑛便有一個不情之請了,能不能麻煩大師在六安建一座長橋,從這裡,”崔瑛點點腳下,再指指對岸,“到那裡,大概有三十來丈。往常這兩處百姓只能往上下游走十多里才能有橋,要麼就像我們這樣乘船,實在不方便。”

喻皓的眉頭皺了起來,他看了看兩岸,猶豫地問道,“不知縣尊你要建一座什麼樣的橋?”

“橋拱要高些、寬些,方便下面行船。”崔瑛想起在現代時不知誰說起過,關於長江大橋高度的事來,便先定下調子,不要礙了上游行船,“橋面要平些,寬些,最好是能走馬車的。”橋的運輸能力很重要。

喻皓在拇指上沾點唾沫,迎著風立起拇指感受一下,又從袖子裡摸出一個小木片丟到水中,看那木片晃晃悠悠漂到下游去了,才轉頭問崔瑛,“這裡夏季風雨大麼?”

“這個麼,”崔瑛猶豫了一下,“我來此地不過三年,一直風調雨順,不太清楚氣候的情況,等回城尋個濟慈院的長者來問問吧。”

喻皓點點頭,“但恐怕會比較難,而且比較花工夫。”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總要留些東西給後人。”崔瑛看看喻皓,“大師願不願意與瑛一起,起一座如送別之灞橋,洛陽之津橋一般名傳後世石橋?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