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臉色一變叫了聲“彩霞”忙奔進去看她,又急忙叫左光給她煎藥咴。
女兒都犯病了,左光也慌了手腳,一時哪兒還顧得上張氏?告了聲罪手忙腳亂的生火煎藥。
張氏氣得趕出門口,四下一望,早就沒有春霞的影子了!她不禁大為後悔,早知道這一家子如今變得這麼狡猾難對付,她就該帶著兒子媳婦一起來的,量那死丫頭插翅也飛不掉!
跑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就不信她不會回來!張氏遺憾不已,不情不願的出了大兒子家門。對犯病的彩霞瞧都懶得瞧上一眼。
張氏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晚上,杭東南和春霞就敲開了左亮家的大門。有了上次的經驗,差點將這一家人嚇得半死!
自這之後,葉氏再找張氏說退親的事,張氏說什麼也不肯摻合了,推說自己做不了主,他們自家的事,同他們家商量去!被葉氏在心裡鄙視不已。
葉氏卻不知,張氏也在心裡暗暗鄙視她:連自個的兒子也拿捏不住,她還好意思!
緊趕慢趕,終於在二十天之後所有的器物全部完工,包括桌椅榻案格架等無所不包,其間恰到好處的用紫藤、白玉藤、雞血藤等拼湊纏繞出空谷幽蘭、歲寒三友、花草四雅、報春寒梅、松鶴同春等圖案,雅緻而古樸。最麻煩的就是書桌了,要想桌面光滑如水,不但每一片鑲嵌的竹片要薄厚相同,打磨得程亮絲滑,還要有極其精細的手工方可拼接無縫!
當所有的東西製出來後,別說楊氏、周嬸、杭東南等人,就是春霞和周經都忍不住大為喜愛有些不捨起來。這一整套東西可是飽含了他們所有的心血。
趕在過小年前,春霞和周經、杭東南將這一整套東西送到了城裡,吳大少見了果然喜之不盡十分滿意,撫摸著光滑的書桌面讚不絕口連聲稱奇,說是從來沒想到過竹子居然也可以打磨得如此光滑!春霞不禁抿嘴微笑,心道木頭也不是天生就光滑的,還不照樣可以製成木板,這竹子也是一樣!只不過竹子比較薄,這桌面下方鋪了木板,是在木板上鑲嵌的竹面。但這竹面的花紋可比木頭的花紋漂亮雅緻得多了!上桐油之後,肯定更顯不俗。
“等過年後,再給我做一套佈置廂房吧!”吳大少喜滋滋的笑道。
春霞和周經自然含笑答應,說好過年後來城裡大家商量後再具體討論。這一套就賺了二百兩,這麼好的生意兩人自然不會往外推。
春霞便又從書店裡買了筆墨和上好的宣紙,回去之後將宣紙裁成大小一樣的一張張,將那一整套傢俱的樣板都仔細的畫了上去,然後裝訂起來,註明這是何年何月為誰家做的。這樣每一次都積累下來,便是一筆財富,將來可用於參考借鑑。
過小年之後,一般便不再下地上山幹活了,家家戶戶開始忙碌了起來,同時也閒了下來。忙是因為很快就要過年了,家裡要大掃除,要準備許多的吃食,當然會忙。閒是莊稼人一年到頭辛勞慣了,這乍一放鬆下來都有點不適應。
春霞家裡的四十五畝山地全部都整理乾淨了,那三十畝水田更是沒的說,只等開春了就可犁地開中。左光一下子也沒了活要忙,每天上午上山砍一擔柴,下午就再加休息。今年冬天用的木炭也足夠了,衣裳被子、糧食也都富足,一家人的心裡都感到特別踏實。
春霞和周經也停下了編制竹器的活,春霞看到村裡許多大人小孩手上、耳朵上都生了凍瘡,有的手都腫成了蘿蔔,更嚴重的甚至手背上、手指頭上都腐爛灌了膿,看上去慘不忍睹!
春霞便順手給人治了,若只是初期或者輕微的,用生薑片或者白蘿蔔切片烘烤發軟,擦拭患處,每日數次即可。若一般嚴重的,生薑得搗碎熬成糊狀待放置涼後塗抹。趁著閒暇,春霞又叫杭東南陪著一起上山下溝採了許多黃連、黃芩、山楂等,又買了好些甘草,這都是可以用來治療凍瘡的,只不過各有各的用法、用量,而且得根據各人生凍瘡不同情況來確定。
春霞放出話去,讓村裡人生了凍瘡只管去找她,待她親自看過之後再根據各人情況擬定方法。
村裡人沒少受凍瘡之苦,一開始大家都有點不太相信春霞,結果除了周家不用說,里正娘子田氏反倒是第一個帶著女兒去她家的。沒幾日里正家女兒那紅腫的手明顯正常了許多,眾人這才信服,加上春霞又是免費,一時間絡繹不絕的往左家去。
春霞又順手開了點藥治好了幾個小孩的傷風咳嗽,一時間人氣在村裡直線飆升,眾人無不稱讚、感激不盡,連帶左光、楊氏和彩霞等都大受眾人好感,走到哪兒都有人友好的笑著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