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3 / 4)

小說:穿越成小官之女 作者:千頃寒

說不清楚,衛貴妃就是個內宮格局,而他意在天下,兩者差之千里,怎麼能以前者的手段來逐鹿後者?恨只恨他養於母妃膝下,被帶歪了太久,如今醒悟過來,已是晚了。

衛貴妃看出他內心的不安來了,為了安撫他,又喋喋不休地說了一陣,她不知道的是,她這些話齊王已經一點都聽不進去,越是說,齊王越是反感。

——他心魔已生。

**

皇帝這回病發得雖急,但不甚重,又好生養上半個月,便痊癒了。

照舊上朝,他卒中的訊息已經傳出,滿朝文武不免多有慰問,請皇帝保重身體之餘,因這病不奈操勞,有人出列請求太子分擔也是題中之義了,皇帝當時回絕,但隨後摺子便如雪片般飛來。這發力的主力倒不是太子派,太子派鬥爭多年,知曉輕重,當此敏感時機,並不是太子出頭良機,因此大半都掩了聲息,寫摺奏請的,多是自認只忠心於皇帝的中間派。

帖子的結局是一概留中,皇帝既不接招,他看著身體又恢復得不錯,此事便就消了下去。

只是無人得知的是,這在齊王焦灼的心中加了一瓢滾油:諸臣只記得太子,竟沒有一個人提一提他,連向著他的齊王派都沒人出一出頭!

齊王這個想法就是陷入魔障了,太子既在,他一個藩王靠邊站是理所應當之事,這一點連齊王派都是預設的,齊王派能做的,只是盡力拉太子後腿,讓太子把先前皇帝養病時邁前的那兩步重新縮回去而已。

這也是齊王派一直以來努力在做的,成效其實不錯,但齊王已經看不到眼裡,因為他實在是,等不及了。

壓垮齊王的最後一根稻草,來自皇帝。

此時距齊王回京大約兩個多月,又有一地出了亂子,年根底下,皇帝本不太捨得派出愛子,但他病倒那一場,雖然治癒,自己卻覺得身體底子有所耗損,總和以前有些不能比了似地,為了加緊給齊王鋪路,還是下了令命齊王領兵出京。

☆、第130章

皇帝長到現在這麼大年紀,父母的苦心被子女當做驢肝肺這種事,他是很聽過幾樁的,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變作這故事裡的其中一個主角。

面對著披甲而來的愛子,他一瞬間恍惚如在夢中,幾乎想要掐自己一把,看痛是不痛。

齊王領著兵士進來,來勢雖然洶洶,齊王本人的態度卻還十分恭敬,跪下行了大禮,開始表白。

又說是“心憂皇爺身體,恐操勞致舊病復發”,又說是“往後一應供給如常,絕不敢有半點怠慢”,拉拉雜雜說上無數,然而皇帝的眼睛,只盯視在了擺在他身側的一張空白詔書上——他將在他非常熟悉、漫長為君生涯中書寫過無數次的那張錦帛上,寫下退位成太上皇的聖旨。

列祖列宗都沒有幹過的事,在他這裡開了先河了。

齊王說話途中,衛貴妃幾回打斷,試圖勸他懸崖勒馬,齊王起事前沒和她透過氣,她和皇帝一樣被瞞在鼓裡。

齊王一概當做沒有聽聞,開弓沒有回頭箭,他不如衛貴妃幼稚,清楚已經走到這一步,只許成功,失敗就是萬劫不復。

張太監搖搖欲墜地站在一邊,玉年宮裡的地龍燒得溫暖如春,然而他全身寒徹入骨,幾乎要剋制不住發出格格的牙齒打戰聲來。

齊王這一手太出人意料了,哪怕是太子反了,他都不至驚顫成這樣,可是齊王——他怎麼會呢?

張太監直覺想到了太子那一方買通他傳的那些話,是的,他後來陸續又往齊王面前吹過幾次風,但都是些面上聽去絕沒有一點問題的話,他是個惜命的人,要不是沒有風險,他也不敢當這個傳聲筒。他心裡隱隱知道太子方不會閒著沒事給他送錢,有所予必有所圖,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會導致出齊王謀反的結果來。

張太監緊緊地摟住了輕飄的拂塵,齊王現在沒有怎麼樣他,可他見證了逼宮這一幕,齊王是必定不會放過他的,現在只是還沒騰得出手收拾他而已。

他唯一的希望,就在他先前差遣出去取氅衣的那個小徒弟能機靈些,回來的時候能覺察出這裡情形不對,立刻往東宮那裡去報信。

**

張太監的徒弟跟了張太監的姓,也姓張,諢名小興子,他現在正蹲在一個花壇底下,遙遙地望著東宮的方向發呆。

不用近前,他就知道東宮也出了事了,因為那裡的情形比玉年宮還要詭異,半夜裡燈火通明,人影幢幢,殺聲混亂。

小興子至此,終於恍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皇帝和太子都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