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楓知道澳門被葡萄牙“租去”時,明代在這裡是設有官府的,對他們收取稅金,所以,清代以前,這裡還是漢人地盤。
一靠岸,夏楓就知道她“晚了好幾步”,葡萄牙人登岸快十年了,當時她都還沒穿越過來。或許,葡萄牙人早就盯上了這塊地方,朝廷沒有開放海禁,他們居然也取得了居住權。這裡是他們以後與明朝貿易的重要港口,洋人就是目光長遠,並心思詭炸。
這麼一座小村落,大明人看不上,在葡萄商人眼中卻是個大香饃饃。據說當初他們演了一齣戲,假裝在島嶼附近沉了船,要借“貴地”晾曬貨物,當地村長本著與“人為善,友邦互愛”的原則,同意了。可是他們晾啊晾的,就賴著不走了。至清代時,賄賂一翻貪官汙吏,就把澳門佔了去,確實有些無恥。
幸好後面收回來了。
目前葡萄牙人是夾起尾巴做人,人口也少,並不像百年後那般耀武揚威。既然此處有朝廷官員,不管村長還是縣令,大小都算是一個官,總得去見見吧。於是,夏楓特意裝扮了一翻,以莫臥爾公主的身份,向濠鏡屬官送去了用她名義寫的國書。
夏楓的預想的不無道理,這個縣令也是葡萄牙人來了之後,大明匆匆設定派遣過來的。他拿著這封缺胳膊斷腿的漢字國書久久回不過神,心說這是哪位寫的,半通不通。
他的師爺示意他翻下面:底下還有一封。”
“哦,這個能看懂了,此人必是剛勁風流之輩,其字讓人賞心悅目。”
“老爺,前一封聽說是公主本人所書。”
縣令趕緊撿起來重看,點頭讚揚:“一位異族女子,竟然能知曉我大明文化,可貴。”收起信,他高聲說道:“待我見過這位什麼公主。。。。。。”
“磨我兒公主。”師爺翻譯道。
“嗨!”縣令捏了捏山根:“他們的國家著實繁多燎眼,就稱之她為印度公主吧,這個磨我兒公主,聽起來也甚為不雅。待我見過印度公主,你馬上代筆撰寫公函發往京城。”
什麼磨我兒,這隻能怪唐軒之,莫臥兒與大明素來無交集,這個讀音他一直都是這樣理解的。
夏楓帶著侍衛兄弟,唐軒之跟在後面,給足了公主面子。侍衛氣質出眾,也為他家公主長臉。
縣令老爺一見,下意識就打起了精神,不敢怠慢。對皇權的畏懼,是每個大明人的終生的執念。別國的皇室,當然也不敢輕視。
。。。。。。
“老爺,那位西域公主長得可奇怪?”縣令一到家,隨他赴任的小妾就急不可奈地前來打聽。
“我如何知道?”
“噫?”
“蒙著面紗,根本看不清。”
小妾好不失望,被老爺說教:都是兩隻眼睛一張嘴,有甚奇怪。
“哈哈。。。”縣令又大笑:“公主殿下對我們也有賞賜,瞧瞧,這是給你的。”送給家眷,當然也包括小妾。他拿出個異域情調的雕花小木盒,說道:“看看吧。”
小妾興奮開啟,差點抓不住盒子:“天啦,好大的珠子,四顆就裝滿了一盒。”
“保管好,回去述職之時與她們分之。”
小妾不死心,試探道:“夫人的也在這裡?”還以為這都是給她的,每顆都比拇指還大,想必只一顆就能換間宅子了。
縣令隨口一說:“這本來就是給夫人的。”又道:“還有沙糖,晶瑩似雪。”
次日,師爺帶著兩個隨從追去碼頭的時候,印度公主已經啟航。他懊悔得直跺腳,老爺的沙糖吃不著了。知道小弗朗機人高價購賣了不少,轉頭朝他們討要。奸詐的商人刻意推脫,意思了一點打發他。
師爺回府,當然少不了被縣令埋怨。。。。。。
唐軒之換上漢族服飾,別有一翻味道,夏楓忍不住“使勁”瞧他。
“楓兒,你要不要也換上?”
夏楓搖頭,還是不要啦,又不能換臉,那樣太怪異。
過了濠鏡,船隻就多了起來。快到泉州時,發現越來越多的洋船出沒,載著從景德鎮出來的瓷器。
“真快呀,這才放開海禁一年吧。”看史書是一回事,真切感受到又是一回事。歐洲在十□□世界的崛起,並非一朝一夕突然生成。。。。。。
泉州的洋商比濠鏡更多,口岸上大半都是洋人的軟帆,一看就知道是遠航船隻。泉州港在元代可是世界第一大港,比濠鏡大得不是一星半點,其熱鬧程度也不是濠鏡可比的。雖然受倭寇和海禁影響,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