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可能不到場。
英國公夫人臉色一沉,田氏的大哥田鄭峪的神色也頗為難看。
“你別提你爹了,我都不好意思說他,年紀一大把了,快七十的人,天天還琢磨著生兒子。家裡這麼多兒子還不嫌夠,成日裡拽著那群小妖精們想再養兩個兒子……”
話還沒說完,門口傳來一箇中氣頗為十足的聲音。
“我是為了誰?還不是為了家裡,你以為我願意啊!”
隨著話音,英國公走了進來。他年近花甲,可身體保養不錯,行走頗為順暢,也沒讓人扶什麼的,說起話來也中氣十足。
英國公夫人見他進來,氣得直抹眼淚。
“你快別說了,也不嫌丟人……就是因為你為老不尊,弄得家裡一團糟,嫡庶不分,長幼亂序,那些個騷蹄子養得賤種都敢跑到我峪兒頭上撒野了。”
“看不慣她們提了腿賣了就是,幾個姨娘也值得你如此大動干戈。”
“我能賣嗎?我敢賣嗎?那可是你寶貝兒子的親孃,我把人親孃賣了,以後還不把我生吞活剝了。”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很久以前的事兒了。
第一代英國公早年也是和太/祖打江山的功臣其一,太/祖榮登大寶,封賞各路功臣與之共享這美好河山。說是如此說,但也不過是場面話罷了,封自己子嗣是世襲罔替,封功臣卻是五世而斬。這內外有別,當時那批武將們也是能夠理解的。換成自己也會如此,畢竟人都是自私的。
太/祖是位仁厚之君,榮登大寶後也並未像前朝太/祖皇帝那樣,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那一代功臣個個得了個善終,至此雖未像當初起義時說了那樣,大家共享這美好河山,但這幾位功臣之後也算是蒙父蔭得享了榮華富貴。
之後幾代各有前程,有的功臣之後藉著父輩的餘暉發奮圖強,並未辱沒自家門第,而是開枝散葉各立門戶,形成勢力頗大的家族,有的則是子孫平庸,只能安守著眼前的狀態,也有的則是混吃等吃個個養成了紈絝子弟,不思憂慮將來。
幾代下來,當初太/祖的先見之明就出來了。大熙的異姓爵位分幾等,有隻封個人的,例如承恩伯這種,這代是承恩伯,承恩伯死後,後代便只是白身,除非再另謀其他出路。有三代而斬、五代而斬的,也就是隻傳三代或者五代。
英國公這種建朝歷代初期所封的爵位,因其功勞頗大,便是五世而斬。截止至今,英國公這已是傳承到第四代了。也就是說,這代的英國公一死,還再傳一代,英國公府便自此畫上句號。
而大熙爵位傳承製度還有一項最坑爹的規定,那就是父傳子,除非子輩死絕了,才能傳孫輩。這項規定是先帝時定下的,估計也是考慮到開朝那批功臣的爵位差不多都傳到最後一代了,未免有人鑽了漏洞傳給隔代人,再貪圖這幾十載的榮華。
英國公現年六十有七,有十五個兒子,至今未立國公府世子,估計也是考慮傳承之事,畢竟他的大兒子已經是近五十的人了。傳給五十的人,與傳給幼童的,孰長孰短,都是明眼人可以看得清的。
英國公府這種沒出息的謀算,讓京中很多人都私底下取笑,可不是事主是不能體會這種即將迎面而來的一個大家族的轟然倒塌的。
也因此,英國公府表面光鮮,實則內裡一直很亂。嫡庶不分,尊卑亂序,國公府裡其他庶子也知道未來的英國公絕不是出在嫡出這一出,所以對英國公夫人這一脈都不怎麼尊敬。尤其生了那幾個最為年幼的庶子的姨娘們,宛如自己就是府裡未來老夫人似的。
常常把英國公夫人氣得直抹眼淚,卻拿這些個沒法。
田氏也是知道家裡情況的,可她能說什麼呢,一來她是出嫁的女兒,二來她爹這麼做她也是能理解的,畢竟誰都不想看到英國公府未來樹倒猢猻散,讓這一大家子人連個遮風擋雨的地處都沒有。
老兩口又爭了幾句嘴,才各自氣呼呼的在椅子上坐下。都說老小孩兒老小孩兒,不外乎如此。
“行了,今日叫小妹回來,可不是聽你們倆吵架的。光想著用笨法子來延長死刑,還不如努力一把從別處想法子。”
英國公不愛聽了,吹著鬍子怒道:“什麼叫做笨法子,你的意思是說你老子蠢?你倒是不蠢也沒建個功立個業,還不是指望老子養你這一大家子!”
田鄭峪的臉色頓時難看如鍋底。
其實英國公說的並沒有錯,他父輩那代還有幾個是俊才的,傳到他這一代,乃至他下一代,這近兩代來沒有一個有出息的,都是些碌碌無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