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的機會。
所以六百年前; 大周的兩極分化極其嚴重; 而當時的李家就在京城郊外開了一家學堂。
不教人靈言; 只教人識字知禮; 當地想上學的窮苦百姓只用帶自己的食糧就可去……
不出百年; 李家就已經開了十幾所學堂。
有些窮人天賦很差; 但識字之後竟然也莫名找到自己的方法,懂那麼一點靈言;
有的雖然始終沒天賦,但是因為能識字,路也多了幾條。
大概四百年前,當時的明文帝意識到開辦普通學堂也是極其重要的,於是進行了大改革,每個地方都有官辦普學。
可惜的是那時候官員勾結腐敗嚴重,國庫不足,各地的普學需要當地出錢開辦,所以為了維持,就開始徵收學費,越收越離譜。
有些強硬的還不許去李家普學上課,非得來官學上,被李家家主直接面聖告狀……
鬧騰了一段時間,官學就這麼敗落了,而李家學堂則越辦越好。
因為他們分派去各地辦學堂的人開始插手印子錢,放給需要置辦產業的官員,又根據其地方不同,插手絲綢、瓷器、糧草、鹽引……
同時那些因李家普學變得更好的人,總會有一部分囑咐子孫後代,功成不可忘恩。
量變總會引發質變,透過了文試在李家門前磕頭的人並不少,雖然現在李家在朝為官的人只餘這老頭,可是三皇子仍舊惹不起。
“李公,我並未逼父皇退位,這是父皇自己寫下的!不信李公來看!”
三皇子現在還不習慣成自己為朕,面對這個老頭他也有些心虛,不敢拿喬。
“我可以以靈發誓!”
三皇子突然覺得這也是個證明自己的好機會,立即看向其他中立派:“我發誓,若是我逼退……”
“加上貴妃娘娘!”老頭眼皮都不抬的加了一句。
“好,若是我或者貴妃娘娘任意一人逼陛下退位,我靈神俱毀,即刻七竅流血而亡!”
諸人見三皇子發如此毒誓,而法意並沒有降臨他身上,他依舊好好的站著。
這下不管是中立派還是八皇子派都不說話了,三皇子派頓時挺直腰板,氣焰更加囂張。
“真是陛下主動退位寫的詔書啊!”
“大概是貴妃娘娘感動了陛下吧,畢竟在這種時候,還陪在他身邊。”
三皇子看著這些人,嘴角揚起一抹笑:母妃沒有說過一句脅迫的話,而且那人為了藥半推半就的同意,怎麼算得上威逼?
“現在父皇的情況大家也知道,可是國不可一日無君啊!現在乾清宮的摺子都壓了有半人高,沒人處理怎麼行?”
三皇子說得情真意切:“我也知道,很多大人更想讓八弟登位,可是八弟現在才四歲,字都認不全,能處理什麼事?若是急事,難不成還得拿去問皇后娘娘嗎?”
後宮不許干政這是傳統,即便是八皇子黨也不敢說出讓皇后垂簾的話來。
——
“誰給他的膽子!我不信!皇上怎麼可能寫下聖旨!”
皇后沒想到三皇子會等不到皇帝離世就動手,更想不到貴妃竟然能讓皇帝寫下詔書。
太后聽了也大驚,因為皇后是自家侄女的緣故,太后對貴妃素來看不上,這會兒聽聞三皇子繼位,急忙打發人來找皇后。
皇后正怒氣沖天,哪裡會給那宮人好顏色看。
“太后娘娘這會兒找本宮有什麼用?若不是她讓貴妃去照看皇上,這會兒會出這檔子事嗎?”
宮人把這事告訴了太后,太后氣得將一桌的東西砸了,氣得都不稱哀家了:“這會兒倒是怪在我頭上來了!若是貴妃不去,難道她就會去嗎?這宮裡,處處都是白眼狼!”
前朝事情太多了,貴妃已經回自己宮中,後宮倒安靜了不少,至少易欣這兒基本沒什麼人了,都在等著什麼時候宣佈騰出宮殿。
“新皇登基,立即大刀闊斧的開始改革,現在皇后和太后都不可能主動讓出坤寧宮和慈寧宮,三皇子上位人心不穩,應該也不會管後宮這些小事……”
“貴妃是個能忍的,不過想必過不了幾天就會搬出乾清宮吧。”
端妃隨口分析了兩句,果然如她所說,後宮根本沒什麼變動,甚至皇帝的登基大典都挪到了九月後,據說是因為現在要忙著處理之前遺留下的奏摺,甚是得了一波誇讚。
貴妃也在兩三天後搬出了乾清宮,請了好幾個太醫住在乾清宮裡,方便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