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2 / 4)

小說:恰錦繡華年 作者:知恩報恩

十四橋明月夜。

陸蓮三個用手比劃,比了個二,比了個四,在空中畫了個拱形,再用手掐成個圓舉高,最後雙掌合起來枕在臉旁閉上眼。

閔紅薇琢磨:二,四,二四得八,畫了個彎月,那就是月亮,再比個圓,合一起就是月圓,閉上眼睡覺,證明是晚上——有了!韋莊《送李秀才歸荊溪》的頭一句:“八月中秋月正圓!”這麼偏的詩都知道,真是太佩服自己啦!

“……”陸蓮三人一愣:八月是什麼鬼?!誰比過八的手勢啊?再一想就明白了:二四得八……你特麼挺會算術啊!腦子打結了嗎要把這麼簡單的手勢往復雜裡想!

三個人趕緊抽瘋似的拼命搖頭又搖手,重新把剛才比劃過的手勢又比劃了一遍。

閔紅薇遲疑地猜道:“八月高秋晚?”

陸蓮快氣吐了:你是不是瞎!?是不是瞎!?二和四就擺在你眼前啊!腦回路不正常的人簡直該被活活燒死啊!

鑑於這位複雜的腦回路,陸蓮最後乾脆比了個八的手勢,正正反反比三回,後面的手勢依然如前,就見閔紅薇興奮地一跳腳:“二十四橋明月夜!”

“……”非得這麼著才能明白。

一道題一道題這麼往下猜,負責猜題的也慌,負責比劃的也急,四個人又是跳腳又是抽搐又是擠眉弄眼又是癲狂走位,全情投入得早忘了注意形象,旁觀眾人也都跟著她們一起緊張專注,一炷香的時間很快便到,閔紅薇團伙一共猜對了八道題。

這夥人在場中猜題的時候,燕七團夥卻在旁邊說話。

“小藕的詩書功底最深,先由小藕上去猜,”燕七道,“小藕看我的手勢,如果題面是五個字,我會舉左拳,七個字我就舉右拳。詩中如果有實物,我們會先伸出手指比劃這樣實物在句中佔第幾個字,比如‘舉頭望明月’這句,我會先伸手指比出一個‘二’,然後指指我的頭,就是說明,第二個字是個‘頭’,伸手指比出‘四’和‘五’,再比出圓形來,說明第四個字第五個字是‘月亮’或者‘太陽’這類的詞。”

“這個方法太好啦!”武玥拍手。

“而且我們要利用廳內可用的東西,”燕七繼續道,“廳裡這些人,如果我們向其中一個人的身上指,代表她身上所穿衣服的顏色,以及牆上掛著四時山水圖,指哪一幅就代表哪一個季節。另外,點頭是‘是’,搖頭是‘不’或‘否’,手指掐眉心是‘愁’,手指點太陽穴是‘思’、‘想’或‘念’,雙手掩面是‘哭’或‘淚’,掌心衝著臉遮在眼前是‘夜’或‘晚’,雙掌掌緣相貼,十指張開是‘花’,以及,我抬起一隻腳代表風,阿玥同樣的動作代表雨,我五姐代表雲,手臂做起伏狀代表水。以上這些字眼,多是詩句中所常用的,至於其它,到時候臨場發揮好了。”

幾個人默記了一遍各動作所代表的字眼,待閔紅薇團伙猜完,四個人便信心十足地換上了場去。第一個題目:梨花滿地不開門。

燕七舉起右拳,武玥跑去拿了個梨回來,用手指比了個一,燕五姑娘先比了個二,然後掌緣相貼十指張開,燕七手指比了個四,指了指地面,正要繼續往下比劃,聽得陸藕已說出了答案:“梨花滿地不開門。”

己方這派的小姑娘們一陣歡呼:好快!這麼利索就得出了答案!

第二個題目:夜半鐘聲到客船。

燕七舉右拳,然後比出一個手指,再將掌心衝著臉遮在眼前,武玥用手指比出三和四,外加模仿聲音:“duang——duang——”燕五姑娘比出個七,然後學著划船的動作。

“夜半鐘聲到客船。”陸藕道。

“答對了!好快!”眾小姑娘興奮起來。

第三題:白髮三千丈。

第四題:春風送雨過窗東。

第五題:……

用了半炷香的時間,幾個人就已經猜對了八道,只要再多猜對一道,閔紅薇那派人就輸了,便見下一個題目是:茫茫只見雙飛燕。

眾人不由撓頭:這句可有點難啊!七個字裡有四個都是虛的,剩下三個字卻又是最易和別的字混淆的,用手勢和擬音反而更容易把猜題的人帶入歧路呢!

第167章 出身 狗咬狗,一嘴毛。

燕七舉起右拳,告訴陸藕這是七個字的句子,然後手指比出了一和二,再然後就做了個茫茫然的表情。

武玥在旁看得差點噴了:你那張面癱臉做什麼表情都像呆滯好嗎?!

陸藕已經開始在腦中搜尋“木頭”、“枯木”、“古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