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2 / 4)

小說:恰錦繡華年 作者:知恩報恩

怨偶。今年未讓他下場,實乃以他目今的功夫考亦是白考,反而會愈加令他消極以對。今年三弟得出空來,讓驚潮每日從學裡回來去他那裡繼續攻讀,以他那愛玩樂的性子,過早娶妻只會消磨意志。男人幾時成家都不算晚,而不論早晚,都先要明白身為一個男人應該做什麼才好。”

燕大太太聞言不由心疼即將每日苦讀的兒子,然而卻也不敢反駁,反正今兒把他截過來只是為著留下他,這些事都不過是藉口罷了。至於娶媳婦,丈夫不急婆婆也會急,不必她說,過陣子婆婆也就要催他了。

燕大太太這麼想著,臉上微微泛了紅,抬眼柔柔地望住丈夫,輕聲道:“老爺覺得明日的宴請還有什麼未盡之處麼?”如果沒有,我們……就可以歇息了吧。

燕子恪笑了笑:“倒還真有一事。”

燕大太太微怔,忙問:“何事?”

“趁著明日宴請,你也替何先生打問打問人家兒,”燕子恪捏起茶盅放到唇邊,“總不好在咱們家耽誤了一輩子。”

燕大太太不明白丈夫怎麼就突然提到了女兒的先生,不過這件事她也樂得伸手,畢竟在家裡放著這麼個正當妙齡的美貌姑娘總歸不是什麼讓人放心的事。

“還有,”丈夫放下手裡茶盅,抬眼望在她的臉上,“子忱兩口子遠在邊關,一雙兒女寄於你我膝下,左膝,右膝,俱是骨肉,哪一條膝被摁跪在地,都會疼。”

燕大太太腦裡便是一空。

第212章 心冷 錯誤的婚姻沒有愛與被愛,只有害……

一枝看著主子披了外袍從抱春居正房出來,也禁不住為這兩口子的婚姻感到遺憾。

他主子成親得早。那個年頭還流行早婚,女孩子十三歲說親,男孩子十五歲說親。燕老太爺與燕家分了宗,起先日子並不好過,老太太賭著一口氣,要讓老太爺這一房成為燕家宗族裡人丁最興旺、家業最發達的分支,於是早早便給長子張羅了一房媳婦,十五歲成婚,十六歲長孫出世。

那個時候他主子還未出仕,老太太挑媳婦也只能找著門當戶對的百姓家,老太太孃家經商,因而兒媳婦也便往著商戶裡找。燕大太太隋氏,出身商賈,家裡幾個兄弟,唯她一個女兒,自小也是被寵著慣著長大的,家庭環境相對單純,老太太覺得這樣的媳婦才更容易掌控,至於在平民書院受到的教育能否跟兒子合得上拍,這一點根本不在老太太考慮範圍內,情投意合相知相愛什麼的,過不了幾年就都成了柴米油鹽升斗之利,找個會打算盤的媳婦遠比只會跟你賭書潑墨的花架子更實用得多。

彼時她的長子正同幾個朋友在外遊歷,老太太急著把事定下來——後頭還有老二老三呢,老大不成親後頭兩個兄弟怎麼辦?早成家早立業,早生兒子早光宗耀祖,於是也沒給長子打招呼,老太太拍板兒就把庚帖兒同女方家換了,定禮也一路敲敲打打鼓樂齊鳴地送了去,弄了個親友四鄰皆知,再沒反悔的餘地。

女方家其實也急——燕子恪他們是見過的,品貌沒得挑,據說文章也好,這麼優秀的女婿,那絕壁是潛力股,現在不上趕著定下來,等他當真考中了還能看得上他們家閨女?

於是乎兩家大人急了忙慌地把前期工作全都辦妥了,待一枝他主子從外頭回來,這婚姻,已成定局。

一枝那時候還沒有跟在燕子恪身邊,所以他也不清楚自己主子當時對此事經歷過怎樣的心路歷程,若讓他自己挑,他再不會娶這樣的女子進門。也許是因為父母之命不可違,又許是事已鬧得人盡皆知,再反悔便是害了人家姑娘一輩子,還許是……主子那個時候還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人,沒有現在這麼的……神經。

又或者,主子在同意娶隋家姑娘的時候,對這段婚姻也是抱著憧憬的吧。

可惜。境界不同的兩個人在一起過日子,經得起平淡似水,經不起風雲變幻。

隋氏自小接受的是平民教育,她的眼光和心胸,也就只能拘限在這後宅裡了。偏偏她又是孃家唯一的女兒,自小享有的是獨一份兒的寵,獨一份兒的好,她習慣了這獨一份兒,理所當然地認為身邊的人都該這樣對她和她的子女。

所以一但有人來分去這寵和好,她便覺得這樣不合“常理”了,她從小到大沒有經過這樣的事,她本能地保衛起自己的這份“權益”,她要爭回“本該”屬於她的東西。

她不要求別人這樣對她,但她的丈夫是她最親近的人,她認為,丈夫是最該做到這一點的,哪怕不對她百分百,也要對他們的兒女百分百,因為她的爹孃就是這樣對她的,這是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