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3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蕭南聞言,微怔了一下,隨即便明白崔幼伯誤會了,不過她並沒有解釋,而是順著他的話,用力點頭:“嗯,郎君說得是。不過,為了讓阿婆早入輪迴,咱們也應該多做善事,幫阿婆積些福德才是。”

崔幼伯聽出蕭南話裡的意思,問道:“娘子的意思是——”

蕭南淺淺一笑,道:“阿婆留給咱們這麼多珍貴的寶貝,咱們也要用這些珍寶,幫阿婆揚名積德。”

崔幼伯有些明白了,試探的問道:“你是說那些古籍?等等,娘子,你不是說要用它廣大咱們崔氏嗎?”而且蕭南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準備充分利用那些古籍,幫崔氏、以及他崔幼伯爭得最大的利益。

蕭南正要解釋她剛想到的計劃,不想外頭有人稟報,說是鄭勤兄妹到了。

崔幼伯與蕭南對視了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疑惑的表情。

但很快的,崔幼伯回過神來,一邊說著‘有請,,一邊起身相迎。

剛走到門口,便看到鄭勤一襲月白細麻長袍走了進來,他身後跟著同樣素色衣衫的鄭勉。

四人相互見了禮,蕭南見鄭勤似是有話要說,便邀鄭勉去西側隔間喝茶聊天,而崔幼伯則與鄭勤坐在南窗下談事情。

“表弟,這是我剛抄好的《戰國策》,你看看!”

鄭勤並沒有直接說正事,而是拿出一本裝訂好的書籍,輕輕推到崔幼伯面前。

崔幼伯拿起書,略略翻看了幾頁,先讚了句‘好字,,接著才細讀了一頁,沒有發現什麼錯誤後,滿意的將書冊放下,讚道:“表兄果然能幹,呵呵,這件事託付給你,我果然沒有選錯人。”

鄭勤微微挑了挑眉,笑道:“表弟謬讚了······我此來是想同表弟商量一件事,這件事若是成了,既能惠及天下讀書人,又能助表弟揚名。”

PS:額,一更,還請親們繼續支援哈!

☆、第136章 守孝的日子(四)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便到了三月,春回大地,北邙山脈色。

崔家祖墳墓地兩旁的山坡上,此刻也是青草茵茵,處處洋溢著春天的氣息。

這日清晨,崔幼伯夫妻照常起床,梳洗完畢後,便拿著昨天抄寫的孝經和佛經出了草廬。

如今的草廬已不是最初的樣子,幾間房舍四周圍著一圈籬笆,籬笆內的小院中,開墾了一塊兩分大小的菜地,此刻,一壟壟的長滿了小小的嫩芽。

這些都是開春後崔幼伯夫婦親手耕種的,菜地的面積雖不大,卻讓崔幼伯體驗了一把做農夫的辛苦。

出了院子,夫妻兩個相攜往不遠處的墓地走去,路上不斷遇到相熟的族人,少不得停下來招呼一二。

“大郎,大娘子,你們又去給老夫人請安呀。”

崔允伯是里長崔源的兒子,比崔幼伯小兩歲,別看年紀不大,人家兒子都三四歲了。

因為家裡條件不錯,崔允伯也是自幼請嚴師啟蒙,學識很不錯,至少在安平鄉,除了崔幼伯,他算是伯字輩中最出色的子弟了。

每日清晨,崔允伯都會去山間讀書,順便鍛鍊身體。

在崔幼伯夫婦來之前,崔允伯是附近村落最受人關注的年輕兒郎,尤其是他常年堅持讀書,勤奮上進的精神,備受附近族人和鄉親的讚譽。

崔允伯也頗享受這種被人關注、被人稱讚的感覺,但自從幾個月前,崔幼伯來到安平鄉後,一切就不同了。

鄉親們開始紛紛關注起這對孝順的小夫妻來,每每閒談,崔幼伯和他的郡主娘子都是話題的主角。

至於崔允伯,早就被人丟到了角落,除了自家親眷,再也無人關注。

起初崔允伯對崔幼伯很有意見,覺得他的什麼‘結廬守孝,不過是沽名釣譽,故作姿態的謀個虛名罷了。他還曾下斷言,用不了一個月崔幼伯就會受不了山間的苦寒,一路跑回洛陽去。

哼,似崔幼伯這樣錦衣玉食長大的紈絝子弟,向來都是動嘴不動手,萬事說得好聽,一旦落到實處就什麼都做不成,十足樣子貨。

但如今三個多月過去了,崔幼伯依然守在草廬裡,上元節前後幾日山間下了漫天的大雪,他們夫妻竟然都不曾離開,仍每日堅持抄寫孝經和佛經,然後第二日拿到老夫人墳前燒掉。

不止如此,前些日子,崔幼伯還扛著鋤頭在草廬前開墾了一小塊農田而那位郡主娘子則跟在後面撒種、澆水,夫唱婦隨的自耕自食,彷彿要在這裡長期駐紮一般。

讓瞧見的族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