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門邊大喊,“來人,來人啊,娘子要生了,快來人呀。”
叫完人,崔大又殺回炕前,也不知哪裡來得力氣,他一把抱起胖了一圈的蕭南,疾步往產室走去。
門外,聽到動靜的人們紛紛起身,蠟燭、火把也都點了起來,一時間葳蕤院亮如白晝……
PS:額,有點兒卡文,今兒只能兩更了,明天繼續,還請親們繼續支援啦!
第070章 新生(二)
崔幼伯這一吆喝,滿院子的人都起來了。
崔蘅幫忙管家,也暫時搬到了榮壽堂居住,她的小院就在葳蕤院的主院旁邊,所以她是最先起來的那批人。
“快,將住在中庭的穩婆、醫女和太醫都找來,吩咐廚房,趕緊少開水,另外把雞湯燉上,再準備好湯餅……”
崔蘅的反應速度極快,她並沒有像崔幼伯那般不知所措,而是異常鎮定的按照老夫人的交代,語氣沉穩的一一分派下去。
不得不說,崔蘅這番表現起了不小的作用,原本聽到訊息有些慌亂的丫鬟們,見崔蘅有條不紊的分派事情,也都受了她的感染,漸漸安靜下來,一個個領了差事,各自分頭辦差去了。
分派完差事,崔蘅又命人去請老夫人,她自己是未嫁女,不好親去產室,便直接去了議事廳坐鎮。
榮壽堂的幾個管事娘子,也都先後聽到訊息,紛紛爬起床,可出了自家門,又不知道該去哪兒。她們又不是蕭南的鐵桿心腹,更不是醫女穩婆,這樣一頭扎進葳蕤院,讓別有用心的人見了,沒準兒還會說她們添亂。
可躲在家裡不露頭,也不行呀,萬一事後蕭南追究起來,說她們不盡心,把她們的差事罷了,她們豈不要冤死。
正矛盾著呢,忽而又小丫鬟來報,說四娘在議事廳,讓聞訊趕來的管家娘子去那兒回話。
太好了,可算找到組織了,幾個管事娘子麻溜的往議事廳跑去。
老夫人上了年紀,覺淺,外頭一有動靜,她便起來了。
一聽是蕭南要生產了,她忙坐起來,裘媽媽睡在隔間兒,聽到動靜也爬起來。胡亂穿好衣服,便過來服侍老夫人。
一起跑來的還有兩個值夜的大丫鬟,三人七手八腳的幫老夫人穿戴好,披了裘氅。外頭的僕婦也已經點好了燈籠和火把,老夫人一手緊握著念珠,一手扶著裘媽媽,便朝葳蕤院趕去。
崔幼伯將蕭南抱到產室,還不等跟娘子說幾句話,便被第一時間趕來的穩婆和醫女請了出去。
眼睜睜看著房門關閉,崔幼伯心裡似長了草。一片亂糟糟,心焦得他在廊下直轉圈。
“郎君,您的鞋掉了。快換上吧,地上涼!”
海桐尾隨玉簪四個大丫鬟過來,到了產室,四個玉都進去了,她有自知之明,並不敢跟著進去。便留在外面伺候。
抬眼就看到自家郎君光著一腳、另只腳上的白錦布襪也掉了一半,拖著半隻襪子焦急的走來走去。
她心裡一緊,如今可是寒冬臘月呀。葳蕤院的廊廡、甬道下雖也通了暖道,可禁不住郎君這麼折騰呀。
海桐趕忙折回正寢室,拿了雙新棉襪和鞋子,走到崔大的近旁,柔聲勸他換上。
“嗯?鞋子?”
崔幼伯這才發現,剛剛他一時心急,竟忘了穿鞋子,他說怎麼覺得腳下有些冷呢。
“郎君,您坐這裡,婢子伺候您穿鞋。”
海桐拖過門邊的一把月樣杌子。扶崔幼伯坐下,自己則蹲下來,先用乾淨的帕子將崔幼伯沾了灰塵的腳擦乾淨,然後又輕輕的幫他套上棉襪、穿上鞋子。
這時,老夫人一行已經趕來了。
崔幼伯聽到動靜,一把推開海桐。疾步迎了上去。
老夫人顧不得跟崔大寒暄,直接問道:“喬木怎麼樣了?穩婆和醫女都到了嗎?”
崔幼伯扶住老夫人的另一邊胳膊,用自己也不確定的語氣說:“阿婆放心,喬木還好,穩婆也都到了,這會兒正在裡面。四妹妹還說,太醫也通知了,這回正在北院的廂房候著。”
因為蕭南的預產期就在這幾天,所以崔家早就把穩婆等請到了家裡,今兒雖是除夕,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請求諸位留在了崔家。
穩婆什麼的還好說,她們畢竟是賤籍,只要主家有吩咐,她們並不敢有異議。
但兩位太醫不同,人家好歹是朝廷官員,大過年的拘著不讓回家,著實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老夫人和蕭南卻不敢馬虎,硬是各送了兩家一份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