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信服。
男人略年輕,看起來二十五六,正值壯年,身材氣度不錯,可整個人透著一股頹意,眉頭緊皺,鬍子拉茬,眼神喪喪的,渾身散發著‘我很不開心,離我遠點’的氣息。
女人聲音低婉:“念瑤已經去了,她的丈夫不日即到,你這般樣子,做給誰看?該好生振作了。”
男人頓了頓:“林夫人說的對,可道理是道理,管不住人心……”
宋採唐目光倏然頓住,剛才離的遠,看不清,現在麼,相貌特點加話中隱意,她立刻猜到了這二人是誰!
是雲念瑤案的相關嫌疑人,高卓和林葛氏!
高卓家世很好,汴梁長大,與雲念瑤是青梅竹馬,但云念瑤最後嫁入齊家,與他再無牽扯,他便遠離汴梁傷心地,來到離欒澤不遠的外家暫居,聽說雲念瑤來天華寺,便來了欒澤。張府尹評價:此人非常痴情。
林葛氏,是欒澤本地林家的掌家宗婦。林家世代為醫,風評頗好,葛家耕讀世家,家境算不得多好,這一代出了個人才,讀書做了官。這位能人在家讀書時頗受葛氏照顧,葛氏還在閨中時,就為這族兄忙上忙下,科考時還親自跟去了汴梁照顧。
也是在這個時間段,葛氏曾與雲念瑤偶遇,有過幾面之緣。
葛氏與雲念瑤交情不深,倒是高卓,搬到欒澤附近後又遇到了,高卓為人大方,僅因舊年幾面過往,就幫葛氏的夫家拉了幾樁大生意,葛氏對此十分感激。
眼下這境況……該是高卓傷心於雲念瑤之死,不可自拔,葛氏來勸。
“我與雲姑娘見面不多,也知其是個好姑娘,得人喜歡,再正常不過,可她已經去世……”葛氏輕輕嘆氣,“女子存世何等不易,名聲二字,不僅困住了生前,也困住了死後,你若不想她被人過多非議,現在就不該如此。”
高卓揹著手,抬頭看天,沒有說話。
這道理他怎會不知?可還是那句話,這顆心,管不住……
葛氏眸色微垂:“你憐她去的悽慘,無人守靈,有人卻見不得你如此呢。”
高卓頓了頓:“你是說——”
葛氏回答的很乾脆:“季氏。我已經看見好幾次了,她似乎對你……很是心疼,對雲念瑤,頗為不敬。”
高卓以手掩面,身體緊繃,聲音帶著不自然的顫抖:“是我……害了她……”
他的感情,他的悲憤,由誰而起,為誰而來,非常明顯。
葛氏體貼,知男人不願在友人面前丟面子,把要說的話說完,就告辭了:“我言盡於此,接下來你要怎樣,自己決定。”
她身形消失良久,高卓才哭出聲,似野獸低哮,聲音低沉壓抑,帶著無盡苦楚。
他只能在這裡,在外面,在心裡,默默祭奠死者,人前,他沒有立場,也沒有資格。
一般男人很少哭,但一旦哭了,感覺就會有點可怕,青巧臉色發白,默默朝宋採唐走近幾步。
宋採唐低眸垂思,纖長指尖一下一下的,輕敲另一隻手手背。
季氏……
也是本案相關人。
季氏與死者雲念瑤的關係,比葛氏近多了,二人年齡相仿,閨中常在一些花宴場合碰到,私下有些交情,閨蜜……算不上,朋友,應該是的。
張府尹給出的訊息裡,只說季氏與死者是積年舊友,後季氏遠嫁,二人來往漸少,今次雲念瑤到天華寺,季氏聽到訊息過來看望,二人才重新熱絡起來。
如今看來,她們關係不僅如此,還夾著一段狗血的三角戀?
季氏喜歡高卓,高卓喜歡雲念瑤,雲念瑤心裡怎麼想不知道,但她最後嫁的是齊家。高卓情意不改,為避嫌,遠離汴梁,季氏……因高卓本人不喜歡,未能如願,遠嫁他人。不管這些年過的怎麼樣,現在碰上,物是人非,她依然對高卓心存綺思。
高卓為雲念瑤半死不活,季氏心中……羨慕嫉妒恨是難免的。
宋採唐突然很好奇,死者雲念瑤,為什麼遠離舒適區,從國都汴梁來到欒澤小地,還是在懷孕五個月,身邊沒親友的情況下?
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第39章 夜險
是夜,月涼如水,華光大綻。
圓月似有無限威能,將夜晚照的同白天相類,哪哪都能看的清楚。
三更天,長夜最安靜,人們睡的最熟的時候,有僧人提著燈籠巡夜。
入了夜,每半個時辰,就有僧人按排班值守巡查,整個寺裡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