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蘇憑的字龍飛鳳舞,後面跟著一串電話號碼。
「熨西裝和照顧旺財的謝禮:我進組的這部戲女二意外有孕沒能進組,兩天內聯絡導演,有一爭的實力。李升導演即將開拍的諜戰電影女一,演技要求不高,但是影后加盟,應該會很歡迎。附上兩位導演的聯絡方式,如果都不中意,可以去S城的創意展覽周碰碰運氣。」
「那裡有許多還沒有變成電影的劇本,通向截然不同的命運。曾經誕生過最頂尖的傳奇,但距離那段輝煌的時期,已經久遠到足以被人忘記。」
第七章 過氣導演
S城的創意展覽周,和S城街頭巷尾的老房子一樣,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但在更新更好的事物風潮衝擊之下,重要性與影響力江河日下,正在逐年淡出人們的視線。
這個創意展覽周,最開始是由電影協會官方牽頭,在上個世紀國內剛剛開始涉足電影行業時,所做的一次偉大嘗試。當時國內電影的發展一窮二白,一切東西都在借鑑海外。但技術的模仿尚且能被原諒,劇本這一類電影的內在核心照搬照抄卻極為難看,也開拓不出國內市場,無異於自取滅亡。
基於以上種種原因,電影協會開創了這個平臺,專門篩選國內編劇本土化的優秀劇本。從時代風潮到古風武俠,都市轉型到鄉村生態,一應俱全,種類繁多,楚冰剛來時看的那部關萍的電影,劇本就出自這個創意展覽周。而蘇憑的母親,現在的金牌編劇徐宜初,當年也是透過這個平臺脫穎而出,是貼著展覽周編劇標籤的黃金一代。
據說當年每逢展覽週期間,S市都會湧入大量求賢若渴的導演與尋找商機的投資商,堪稱一場盛況。但近十年來,情況已經大不相同。隨著電影市場發展的成熟,知名編劇人群固定,商業資本的堆積,都讓投資方更加趨向於投錢打造一個明星班底,做穩賺不賠的便宜生意,而不是到這裡淘些初出茅廬的新人新劇本。
尤其近年來,好幾個投資商在這裡賠得血本無歸,更是讓投資商和導演對這裡唯恐避之不及,再也不願提起。現在還聚集在這裡的,都是一些出身貧寒實在沒什麼門路的新人編劇,還有一些談不來大投資商的落魄導演,猶不死心地在這裡碰著運氣,希望能重現這裡當年的輝煌,成就一段新的傳奇。
但是每個人心裡都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沒有大牌演員,知名導演,有多少觀眾願意走進電影院?君不見現在的高票房影片都是大製作撐起,小成本的片子,能出頭的又有幾個?不是名導,沒有大牌演員,投資商不看好,資金不到位,成片質量差,觀眾不買賬,執導名聲變差,這已經成了一個惡性的輪迴,壓得非知名導演喘不過氣。
而成為知名導演的那些必須要走的過程,已經被市場和觀眾從源頭掐斷了。想要衝破這個噩夢一般的完整輪迴,必然需要有人去打破這個規則,而打破這個規則的人,現在又在哪裡呢?
反正這個人不是他,也不會出現在這個創意展覽週上。聶遠平點了根菸叼在嘴上,在刺鼻的煙霧中眯著眼看來來往往的人群,忍不住苦笑了一聲。
展覽周開辦的第四十二個年頭,會場地點從最開始的S市外賓酒店遷到新建的體育場,後來又從體育場搬到大學校園,現在連大學校園都進不去了,在老城區的一個會展中心開了這一屆。場地破破爛爛,連空調都沒有,不少人拿著桌上的劇本梗概扇著風,臉上皺紋裡都夾著汗,比會場外樹蔭底下乘涼下棋的老大爺看著還落魄。
打眼一瞧會場裡面,連個稍微眼熟點的業內投資商都看不見,在這兒例行公事心不死地耗一週,回去還是得為了拉投資四處當孫子。除了他們這些鬍子拉碴的編劇導演,剩下的幾乎都是一些閒著沒事來看熱鬧的大學生,看看,這兒還有更過分的,有人把貓都帶進來了,還以為自己來這兒春遊呢?
哎呦,她還朝這邊走過來了……
聶遠平皺了皺眉,將抽完的菸屁股扔到地上,用腳碾了碾。再抬頭的時候,見那年輕姑娘果然站到了他面前,長眉鳳眼,不苟言笑,五官美得凌厲逼人。肩膀上趴著的波斯貓和她一個德行,通體雪白,碧綠貓眼,一人一貓一起看著他,眼神裡都帶著一點打量。
“聶遠平導演?”她看了眼旁邊A4紙上列印的名字,平靜地問。
這女生的聲音很好聽,如同上好的玉珠撞擊在冰面上時,濺起的一點冰冷的飛屑。聶遠平稍稍恍了下神,心裡下意識想,一把好聲音,也很貼臉,適合演那種很有距離感的高嶺之花,臺詞功底好的話,現場收音就行,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