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園裡看到阿韻了。”
“什麼時候?你怎麼不跟我說?她不會回來要找秋芬吧?不行不行,可不能讓她賴上秋芬!”
“我問她要不要拍照,她說她有相機。我就覺得很像阿韻,沒能叫住她。”陳家姥爺嘆息地說道。
陳姥姥罵道:“也是個沒良心的妮子,你小時候對她這麼好,也沒見她回來看看你。那孩子打小就冷心冷肺的,捂不熱,我就和秋芬說,這有什麼未來,還好現在月月多乖啊。”
陳姥爺生氣道:“阿韻只是性子冷,勸和不勸分,遭報應的,親女兒難道還比不上沒血緣關係的!”
陳姥姥悻悻地沒有說話,趕緊給女兒打了個電話,讓她過來一趟。
陳秋芬送完女兒,就奔過去。
陳姥姥把門關好了,說道:“你爸說在公園裡看到阿韻了,她有沒有去找你?”
陳秋芬疲憊地說:“我已經見到她了。”
“她去找你要錢了?”陳姥姥焦急地問道。
“她哪裡需要找我要錢。”陳秋芬苦笑著說道,“她指不定比我有錢。”
陳秋芬講了一下那天碰到沈陳韻的經歷。
陳姥姥呆住了,呢喃道:“難道花大嬸說得是對的?她說,她表侄子在上海工作,公司的老闆叫沈勤發……”
過了個聖誕節,大家一返校,就迎來了期末考,每門科目的考核形式也不大一樣,有的課是以考試的形式進行的,比如說語文數學,也有的課會以演講、對話交流的形式,比如說英語、西班牙語,興趣課也會進行階段考核。
語言類的都是當場抽一個topic,然後顯示進行這個topic的演講,老師會根據演講進行對話問答,然後還需要上交一篇topic相關的文章,學校堅持貫徹這一點學語言就是為了交流溝通的,不是為了考試的。
德威畢業的留在國內上大學的也有,就是比較少數,都是走自主招生的路子,進各大外語系的人最多。
過年之後,方如初也要開始考雅思和託福了,高三的時候就要向國外的學校遞交申請,德威是中英合辦,學生申請英國的大學會比較多一些,但這兩年申請美國的也有所增加。
一月十號左右,所有課都考完了,大家就可以放假了,德威可沒有什麼領成績報告單,直接到學校的官網檢視成績。
沈陳韻告訴她,今年她和爸爸留在國內過年,國外姑婆一家到國內來過年。她爸爸在北京買了兩套房子,給姑婆一家也買了一套,沈爸爸以前也不敢隨便帶女兒回北京,現在女兒敢提這件事情了,畢竟他們祖籍還是在北京。
和方家的親友和睦比起來,沈家可以稱得上舉目無親,沈爸爸年幼喪母,父親娶了一個繼母之後,生了一個兒子,正所謂有了後媽就有後爸,沈爸爸和家裡關係一點也不好,結婚後就不住家裡了,他爸去世後,繼母把持了家裡所有的財產,他幾乎和那個家是斷絕關係的。
正因為如此,在離婚之後,他才沒有考慮過再婚,唯一關係不錯的姑姑還操心一下他的婚事,他說他不想女兒和他小時候一樣受委屈,他要忙生意經常不在家,誰知道那女的是不是真心對阿韻好的。
方知濃也由衷地敬佩,沈爸爸混到這個地位,還能堅持不再婚,真的很難得了。
於麗英的大部分事業都在W市,他們一放假,就被接回了W市,這些年W市的變化也很大,多了好幾個住宅區,商場也多了。聽方季康說,這幾年康達的車間工人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人口流入說明經濟發達,也會促進經濟繁榮,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方知濃沒有什麼要好的小學同學,方如初倒是有幾個玩的不錯的初中同學,方知濃只能去找於艾芸玩,於艾芸今年初三,還沒放假呢。
於麗鳳這兩年做服裝生意做得很好,開了一個大的服裝城和一家精品服裝店,加盟了一家運動品牌店,生意很火爆,買了新房子和小車子,離婚時分到的房子給出租了。
於麗鳳新買的房子離方家很近,就在隔壁一個小區,於麗英一家不在,方伯勇和方小琴一家還能照顧照顧她們。
方知濃回市裡,劉翠如和方小琴可開心了,很不得每天都叫兄妹兩到她們家去吃飯,於麗英也省得做飯。
週六下午,方知濃去接於艾芸下課,他們初三週六還得補課,一上午加下午兩節課,方知濃年紀小,瞧著像學生,她就撒了個謊說是初一的,看門的大爺讓她進去了。
學校還在上課,安靜得沒什麼人,入門就是公告欄還張貼著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