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二梅身子一抖,差點跪下了。
張向陽忙把人扶住,“二姐,你還好吧?”
張母端著菜進來,看到她這副樣子,眉頭皺得死緊,“丟人現眼的玩意兒。你自家那點破事幹啥要拿到家裡來說。你三弟一家剛回來,你不會讓他歇息一下嗎?”
張二梅剛剛被嚇得差點淚奔,被親孃這麼一訓,立時又憋了回去。
張向陽忙接過張母手裡的菜,“娘,我沒事,我們在這邊閒聊呢。”
張母慈愛的看著兒子,“還是我兒子懂事。”說著她轉身離開,臨走前還不忘瞪了張二梅一眼。
何方芝坐在旁邊的椅子上瞧了個正著。她心裡對這兩人都有幾分看不上眼。
張向陽拉著張二梅坐下,交待她,“等你回家跟姐夫說,初八醫院開門,我就帶他去醫院做手術。身上有病,怎麼能一直拖著呢。”
張二梅握住張向陽的手,忍不住擔憂起來,“可那錢?”
估計這一耽誤,幾千塊錢都不夠了。張二梅有些懊悔,不該為了賭氣,就拖延病情,生生多花了那麼多錢。
張大隊長在邊上哼了一聲,“自作聰明。”
張二梅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紅根跑進來,拉著何方芝的手,“三嬸,我娘在灶房找你呢。”
何方芝把紅瑾放在椅子上,起身跟紅進一起去灶房了。
張母正在揉麵,看到她進來,笑著問,“我聽你大嫂說她待的那個廠子,都是你的方子開起來的,是真的嗎?”
楊素蘭衝她眨眨眼,何方芝心領神會,“對。我就是學這個的,也沒有幫多少忙。”
張母心裡樂呵,“這還不叫幫忙啊。我小時候就聽我們村裡的老人說,以前大酒樓為了一個做菜方子就把人家給搶了。說明這東西很值錢啊。你還別說,上學真好。能自己做出來一個方子。”
何方芝看向楊素蘭,對方朝她擠眉弄眼。
張母在那邊說個不停,“我聽小三子說,北京那邊已經實行計劃生育了,是真的嗎?”
何方芝沒想到張向陽居然連這事都告訴她了,她略微遲疑了一下就點頭,“對!像他這種有工作的,如果破壞計劃生育政策是要丟工作的。”
張母想要孫子的心就這麼被她一句話給堵了回去。
張母略微遲疑了一下,試探著道,“我聽小三子說他那兩個廠子掙了不少呢。就算沒有工作,他也能養活自己吧?”
何方芝涼涼地道,“那他總不能一直閒在家裡吧?他當演員的,如果被團裡開除,那他就無所事事了。估計旁人也會看不起他的。”
張母又糾結了,直到菜洗完,她都沒有再張口。
倒是何方芝和楊素蘭一直說悄悄話。
楊素蘭已經打算回老家發展,所以把自己的開店計劃說給何方芝聽。何方芝這世沒做過什麼生意,但她前世經驗不少,楊素蘭遇到的難題,她二話不說就給出解決方案,倒是讓楊素蘭越來越佩服。
末了,楊素蘭又問起她上學的事情,何方芝笑著道,“我還有兩年半才博士畢業,到時候恐怕我會選擇留校。”
她倒不是對老師感興趣,而是對做實驗感興趣。
如果她選擇當醫生,恐怕沒辦法一直待在實驗室裡。所以還不如當老師帶研究生呢,至少她還能有一間自己的研究室。
至於學校沒錢之類的,她表示不是問題。
她和張向陽商量好,打算花一百萬在學校建立實驗室,實驗室出來的成果肯定也是優先賣給他們廠的。學校對此事也是大力支援的。
何方芝還打算從別的學校招些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一起做實驗,因為張向陽說後世的藥和化妝品都是化學專業研究出來的,她十分好奇這塊,還打算到別的學校借讀,學學這方面的知識。
三人正燒著飯,外面有人進來了。張母放下手裡的麵糰,洗了把手,在圍裙上抹抹就走出灶房。
何方芝在炒菜,自然不能跑,倒是楊素蘭跑到門口瞅了一眼,擔心灶膛裡的火滅了,又飛快跑回來,神神秘秘地道,“表妹,你猜是誰來了?”
何方芝哪裡有印象呢,她認識的人一個巴掌都能數得過來,笑著搖頭,“不知道呢!誰啊?”
楊素蘭偷笑,“是村裡那些大娘大嬸們。咱們村有好些人家都有電視,之前三弟主持的那檔《包產到戶》,大家天天看。聽說播到咱們村的那天,有電視的幾家都擠得水洩不通,院子裡全是人,好傢伙,那天剛好上面下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