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瞧過了,只說是舊年的傷,須得保暖,故她不敢出門,省的加重。”
管平波放下心來,骨折不曾照顧好,休說如今,便是後世落下後遺症的都不少。
她前世亦有不少小毛病,陸觀頤雖是文職,作為軍人卻理應能夠承受,便丟開了手,問起日常軍務。
每日都有人來往穿梭於太極宮與江北大營,虎賁軍內的大小事管平波心裡都有數。
一行人邊走邊說,到了辦公區,已是說的七七八八。
管平波將方堅等人打發走,叫他們自去忙分內的事,獨留下孔彰道:“陪我去武備司瞧瞧。”
孔彰萬般話語,盡數被堵在了喉嚨中。
這女人當真是半分情趣也無,真不知道自己是何等的眼瞎!
二人帶著一串親衛隨從往武備司走,一路上管平波不停的詢問戰兵訓練的細節,以及後勤供應是否充足的問題。
直到進了武備司,方才停住。
虎賁軍的武備司分為火器與兵器兩類。
除了生產、儲存武器以外,最重要的乃是研發。
武備司前的廣場上,幾個身著軍裝的技術兵正在記錄炮彈的落點。
順著落點往回看,可以看到方才發射過的加農炮在水的冷卻下冒出絲絲白煙。
加農炮又稱之為紅夷大炮,是正宗的進口貨。
與許多人想象的不同,華夏的禁海並非真的重農抑商到愚昧,而是往往因為政治上的種種原因造成的結果。
但有些東西總是需要進口的,於是造就了龐大的走私鏈條,在近海誕生了無數赫赫威名的海盜,其中不乏把西方人打到屁滾尿流的猛人。
比如最兇殘的鄭一嫂,其勢力範圍從珠江口一直覆蓋到瓊州海峽,部眾達三四萬人,與其說是海盜,不如說是海上王國。
而海盜並非只靠打劫為生,就如當年竇向東的船隊一樣,他們都是一邊打劫一邊經商的。
古時運力所限,西方的貨品很難直接運到華夏。
都是透過各個港口,逐站傳遞。
海盜們從中轉站買了貨品,自然要找買家。
華夏沿海的大家族,便是他們合作愉快的友商。
走私的東西除了奢侈品,最要緊的便是武器了。
管平波雖是機械專業,學的卻不是武器製造。
何況時隔多年,專業知識記得不牢靠不說,最鬱悶的乃她前世的科學積累,非今時敢想象。
許多知識即便記憶深刻如硬碟,也是不能用的。
因此,少不得整理借鑑。
加農炮屬於過載滑膛炮,螺旋口的膛線保證了射擊的精準度。
管平波弄了來,一方面是想山寨,另一方面則是想做自己的知識儲備。
古代華夏的文人有個十分操蛋的毛病——瞧不起技術。
再是巧奪天工,震撼了他們的靈魂,他們也只會用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讚美,一個仔細描述的人都沒有。
掌握著話語權的文人們,不獨看不起奇技淫巧,連打仗都不放在心上。
泱泱中華幾千載,燦若繁星的名將不知幾何,兵書卻只指著戚繼光的那幾本,餘者皆是文人式的讚歎,如何布兵、如何查探天氣地理、如何排程後勤,隻字不提。
各類武備志,也是含糊不清,便是有圖,又沒標個尺寸,描述也混亂不堪、細節含糊。
讓受了現代教育的管平波每次查資料,都暴躁的想砍人。
然而再暴躁,沒有就是沒有。
管平波只得從頭開始,自己研發並做好實驗資料。
年前從走私渠道弄來了幾門加農炮,便強令武備司的諸人計算彈道和彈著點,而不是像陳朝楚朝那樣,照搬現成的資料,做成各類“小竅門”、“小貼士”發放給炮兵,直接用於實戰。
這種法子上手倒是快了,可是炮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猶如小和尚撞鐘,他就是撞上幾百年,都無絲毫進益。
管平波可受不了這等風氣,她還指著炮兵們能反過來指導技術員,兩下里合作,更好的更新換代。
於是就出現了抱著資料夾在寒風中寫寫畫畫的技術兵們。
武備司長郭守彪遠遠看見管平波,小跑著過來見禮。
介於虎賁軍的高效率,郭守彪沒廢話,難得見到管平波,毫不客氣的提要求道:“將軍,學裡能否多撥幾個會算學的過來?您說要測算彈道,可我們武備司裡算賬都沒幾個能算利索的,您列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