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德爾雖號稱皇帝, 卻更似草原盟主, 心中自是很不爽快。
他想要中央集權,只得竭力扶植投降的漢臣, 以期他們能在朝中與幾大部族首領抗衡。
可惜這些不愧是亡國之臣, 譬如原先陳朝禮部尚書,如今做了炎朝首輔的張雲亭, 每每見著彪悍的武將, 自家先就畏縮了,還不如從姜戎帶過來的幾個漢人好使。
因著這幫廢物, 漢化的章程拖到今日都沒個結果。
再有, 還是陳朝的時候,長江以北便不斷有反賊, 待到炎朝建立,民間鬧的更加厲害。
炎朝各路大將被弄的心頭火起, 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屠殺,整三年,方才日漸安定。
然這等安定不過是表象,自古以來,人口就代表財富。
大屠殺後,起義軍是少了,可種田做工的人亦少了。
大片的礦山停工、無數的田地荒蕪。
幾大部族的家主各自圈完了地,又搶起人口來。
日日有官司打到他跟前,楚朝竟是不消出手,他們自家人腦子都快打成狗腦子了。
提到楚朝,伊德爾不免又想到虎賁軍,簡直萬般鬱悶說不出口。
第一次交手,虎賁軍對方損失火器營三千,自家損失上萬;第二次交手,虎賁軍情形不詳,賀賴烏孤報上來的傷亡竟有三千之數。
最恨的是損失的不是他自己的部曲,便是嫡系的兵馬。
伊德爾能當這個皇帝,正是因為最強大的丘敦氏與次強的賀賴氏聯手。
而今他們實力削弱,其它部族立刻就生反骨。
大單于都人人想做,何況九五至尊。
伊德爾深深嘆了口氣,部落制打起仗來,中樞財政壓力小,打完仗卻是容易尾大不掉。
面對逐漸浮出水面的內部矛盾,伊德爾不得不絞盡腦汁的想,如何才能禍水東引呢?
伊德爾愁腸滿腹,對頭楚朝朝廷也不太平。
竇向東屍骨未寒,嫌年終收益太少的炎朝中原郡都指揮使出連氏葉延對江淮郡發起了攻擊。
江淮何等要地?當年管平波上軍事理論課便道“守江必守淮”。
本就因竇向東離世而顯得哀慼的楚朝朝廷,臘月裡聞此軍報,氣氛越發沉悶。
姜戎的戰鬥力他們都是親見過的,江淮百姓只怕要遭殃了。
臘月二十七,內閣九卿顧不得年假,齊齊聚在文華殿,商討戰事。
兵部尚書肖鐵英耿直的道:“我們的步兵不過尋常,不知郡公的水軍是否能夠抵擋。”
郡公指的是江淮總兵竇鍾麒。
此人乃竇宏朗的遠房堂兄,早年跟著竇向東跑船,待到竇向東一人得道,他也跟著混了個宗室郡公,派遣到了淮河上守衛。
江淮是南北交界處,地形複雜多變,要說出連葉延能一口氣打到應天,眾人都是不信的。
但楚朝統共四個郡,哪一個的稅收都是重頭。
今秋的稅收倒是入了庫,可百姓被劫掠,朝廷又得把稅收吐出來賑災,本就緊巴巴的財政定然雪上加霜。
竇向東當了幾十年水匪,積累的財富若是擱在君山島上,子孫十輩子都未必花銷的乾淨。
可他那些錢放入朝堂,便是杯水車薪。
朝廷無錢,自然是左右為難。
增兵負擔不起,幹看著照樣是巨大的損失。
今日輪值的翰林周京潺想了想,略帶狡黠的道:“不若請虎賁軍馳援?”
林望舒瞥了自家遠房內侄一眼,淡淡的道:“虎賁軍去了江淮,誰來戍衛京城?”
林望舒此言有些睜著眼說瞎話了。
賀賴烏孤襲擊應天后,應天的防衛便做了調整。
除卻禁軍金吾衛之外,還設立了江南大營,總兵正是張和泰。
賀賴烏孤才被打回了海右郡,不可能寒冬臘月裡再度出擊應天。
只要不是大軍壓境,江南大營必定應付的來。
要知道林望舒是選定了竇懷望的,便不願虎賁軍進入潯陽,省的竇鹹臨增添了籌碼,擴大實力。
畢竟出連葉延不比賀賴烏孤,楚朝又有竇鍾麒護衛水路,理應只能做做土匪,動不了楚朝根基。
戶部尚書陳壽春長嘆道:“聖上,軍費開支過重,朝廷捉襟見肘,須得想法子開源節流才是。”
都察院左都御史顧士章聽到開源二字,立刻跳出來道:“百姓已然不堪重負,不可再加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