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錯了?
不,他只是奉命行事。宋子期妄想用言語刺激他,做夢。他是不會上當的。
在永泰帝的支援下,宦官集團趁勢崛起,手中權利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站在了宦官集團這邊,想要趁機撈取好處。
身為內侍監總管,同時也是這場權利鬥爭的策劃者,劉小七表現得很穩,就像是從政幾十年的老油條。
他沒有因為掌握了批閱奏章的權利就得意忘形,也沒有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投到宦官集團就全方面同文官開戰。
劉小七走得每一步,都經過了精密地計算。
劉小七心中有個大計劃,為了實現大計劃,劉小七不允許出錯。
文官奸詐,他要比文官更奸詐。文官清廉,他就要比文官更清廉。文官愛惜羽毛,他要求手下的人同樣愛惜羽毛。
宦官是站在文官的對立面,可是不代表宦官就是猥瑣的,無恥的,貪得無厭的,不要臉的。
劉小七約束著手下的人,給手下的人立下了規矩。這一點讓永泰帝十分滿意。
文臣們天天在永泰帝耳邊嚷嚷,說什麼宦官專權亂政,禍亂朝綱,禍亂天下。聽得多了,永泰帝心裡頭也在打鼓,生怕劉小七為首的宦官集團,一朝掌權就得意忘形。如果真的發生那樣的事情,永泰帝肯定非常失望,說不定會收回宦官手中的權利。
如今永泰帝見劉小七很好的約束了宦官,並沒有發生文臣所擔心的事情,永泰帝終於放心下來,輕鬆地笑了笑。
文官就是喜歡杞人憂天,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整天嚷嚷,吵死了。
永泰帝對劉小七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對劉小七說道:“劉樹,你做得很好,朕很滿意。再接再厲,一定要狠狠扇文官一個巴掌。朕忍他們已經很久了,不出這口氣,朕心頭不甘心。”
劉小七躬身說道:“奴才遵旨。奴才一定會狠狠扇文官一個巴掌,讓文官無地自容,讓他們不敢得寸進尺。奴才還要同文官奪權,爭奪更多的權利。到時候,陛下就能乾綱獨斷,一言決生死。”
劉小七給永泰帝勾畫了美好的未來,永泰帝順著劉小七的話產生聯想,心裡頭美得冒泡。乾綱獨斷,連父皇都沒有做到的事情,他能做到嗎?
永泰帝看了一眼劉小七,突然產生了強大的信心,他一定能超越父皇,做到乾綱獨斷。
永泰帝只看到了啟用宦官掌權的好處,卻從來沒有仔細想過,元康帝苦苦掙扎了十幾年,為什麼從來沒有想過啟用宦官爭權?難道是元康帝沒有永泰帝聰明?很顯然不是的。
元康帝不啟用宦官掌權,是因為元康帝是個合格的帝王,他清楚的知道宦官掌權的壞處遠遠大於好處,所以他不敢開這個口子,不敢給後代立下這個壞榜樣。
元康帝到死也沒想到,他離世不到一年,永泰帝就撕開了這個口子,立下了極壞極壞的榜樣。
要是元康帝在天有靈,一定會從棺材裡面跳出來將永泰掐死。
不過今天這一切,追根究底,元康帝才是最大的禍首。但凡元康帝肯給自己的兒子一點點信任,肯花一點點心思來培養自己的兒子,教會他們帝王心術,永泰帝就幹不出讓宦官掌權的事情。
只是現在說什麼都遲了。
劉小七偷偷看著興奮不已的永泰帝,嘴角露出一抹笑容。心裡頭感慨,永泰帝真的太好忽悠了,比起他老子元康帝,永泰帝簡直蠢得不要不要的。
若是換做元康帝,劉小七一個字都不敢說,只會老老實實的做太監,伺候人。
劉小七笑了笑,暗自搖搖頭。帝王家的素質,果然是一代不如一代。這質量下降得太厲害了。
元康帝再多的毛病,以帝王標準來說,他基本還是合格的。
至於永泰帝,他連帝王心術的邊都沒有摸到。
劉小七嘴角一翹,這樣也好。永泰帝蠢一點,就能省卻他許多功夫。他的計劃就能更早的實施。
而且顏均也能儘早前往西北掌軍。他可是答應過宋安然,一定會照顧好顏均。他不能辜負了宋姐姐。宋姐姐的目標就是他奮鬥的目標。
劉小七握緊拳頭,一想到宋姐姐,他渾身充滿了力量,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有了宦官加入朝堂鬥爭,朝堂亂象頻出。朝鬥也越來越猛烈,雙方表面上還能遵守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規矩。可是私下裡,已經是劍拔弩張,鬥了個你死我活。
永泰帝永遠只能看到表面上的東西,私下裡發生的事情,劉小七瞞得死死的,一句都沒有透露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