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帝說道:“今日朕將晉國公夫人留在宮內,進行了一次長談。宋愛卿想不想知道晉國公夫人同朕說了什麼?”
宋子期搖頭,“臣不知。”
元康帝呵呵冷笑,“宋哀慼不好奇嗎?晉國公夫人可是你的閨女,她身後站著顏宓,還有晉國公府。顏宓領著南府軍出海,不知下落。這一切,宋愛卿都不關心嗎?”
宋子期微微蹙眉,然後平靜地說道:“晉國公夫人的確是臣的閨女。不過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晉國公夫人的言行只能代表她自己以及晉國公府。宋家同晉國公府除了姻親關係,並無其他關係。宋家是官宦世家,從來不和勳貴世家為伍。”
元康帝哈哈大笑,“宋愛卿話中的意思,似乎是看不上勳貴世家。既然看不上,當初為何要同晉國公府結親?”
宋子期面無表情的說道:“晉國公夫人自幼獨立,主意大。當初臣替她相看了許多人家,甚至差點和沈家結親。可是晉國公夫人一直拒絕。後來是她自己相中了顏宓。我憐她自幼失母,無奈之下才答應讓她嫁給顏宓。”
宋子期的表情特真,說得都跟真的一樣。
元康帝狐疑地盯著宋子期,不太敢相信宋子期的話。不過元康帝也記得宋家和沈家的確議過親。後來好像是因為政見不同鬧翻了。元康帝還記得一個傳聞,說是宋安然曾大鬧沈家,將沈夫人都給氣病了。
元康帝一臉冷漠地看著宋子期,問道:“如此說來,晉國公夫人同顏宓的事情,宋愛卿都不知道?:”
宋子期微微躬身,肯定地說道:“顏家的事情,臣的確不知道。陛下,是不是顏家出了事?”
元康帝似笑非笑地看著宋子期,說道:“宋愛卿,你可知道晉國公夫人竟然敢和朕講條件。他要朕賜封顏宓為鎮海王,永鎮海外。宋愛卿,你說朕該答應嗎?”
宋子期皺眉深思,臉上有愁緒。
深思片刻之後,“陛下又是什麼條件?”
元康帝冷冷地說道:“朕要求顏宓永遠不準踏足中原。還有他的長子必須留在京城,繼承爵位。”
宋子期突然跪下,元康帝不解的看著宋子期。
宋子期大聲說道:“臣懇請陛下答應這個條件。”
“你,你……朕莫非看錯了你?”元康帝激動地盯著宋子期,眼中閃爍著危險地光芒。
宋子期抬頭,無所畏懼地看著元康帝,朗聲說道:“顏宓手中有南府軍,那都是百戰將士。如果對顏宓逼迫過甚,以臣對顏宓的瞭解,顏宓定會生出不臣之心。
到時候戰火燃起,受苦的還是百姓。而且顏宓身在東南,如果燃起戰火,東南財稅重地損失慘重。真到了那一天,臣不敢想象局勢有多混亂。
縱觀天下兵馬,能和南府軍一戰的唯有西北軍。如果將西北軍調離西北,西北門戶洞開,屆時西北必定會生出亂子。
若是草原上的部落趁機南下,後果將不堪設想。陛下,為江山社稷著想,臣懇請陛下答應顏宓的條件。封他為鎮海王,將他遠遠的打發出去。”
元康帝喘著粗氣,“宋愛卿,你果然心疼你的女兒女婿。宋愛卿,莫非你也有不臣之心?”
宋子期義正言辭地說道:“臣出生官宦世家,自幼學孔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一日不敢忘。臣生是大周人,死是大周鬼。若是臣生出二心,定叫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元康帝眯著眼睛,眼中閃爍著精光。他該相信宋子期嗎?還是該命人將宋子期抓起來。
宋子期一臉坦蕩無畏,不屑於同顏宓這等武將為伍,更不會變節做貳臣。宋子期將文人的氣節表現得淋漓盡致。
元康帝哈哈一笑,厲聲質問,“宋愛卿,朕如何相信你沒有二心?”
宋子期大聲說道:“陛下若有差遣,儘管吩咐。赴湯蹈火,臣萬死不辭。”
“很好!晉國公夫人身邊有一老年嬤嬤。朕要你找到晉國公夫人,並說服她將嬤嬤帶來。那個嬤嬤是朕非常重要的人,宋愛卿,你明白嗎?”
元康帝陰測測地盯著宋子期。只要宋子期有一點點遲疑,元康帝就會叫人進來將宋子期抓起來。
宋子期沒有遲疑,他當即答應道:“臣遵旨。臣現在就去將人帶來。”
“宋愛卿不忙。宋愛卿可知道晉國公夫人現在身在何處?”元康帝既是在詢問,也是在試探。
宋子期搖頭,“臣只知晉國公夫人今日進宮參加宮宴。其餘的事情,臣一概不知。”
元康帝呵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