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好歹他也會道義縣六萬亡靈報了仇。朝廷可曾為那些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報仇?
情願要一個屠夫,也不要無能的大官人。
顏均帶起的這波節奏很好很強大,將朝廷還有永泰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明明之前顏均都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怎麼一轉眼,顏均就快要洗白了。什麼時候連屠夫儈子手也能得到人心?果然是王朝末世,人心不古。
朝臣們氣憤不已,這群無知的老百姓,只會盲從。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怎麼就從來不知道用腦子去想一想。真讓顏均得了人心,大周天下轉眼間就要改名換姓。
朝臣們對顏均越發忌憚,這個顏均套路太多,讓人防不勝防。
朝臣們要求永泰帝下旨嚴懲顏均。單是顏均坑殺兩萬官兵,就足以讓顏均死上十回。
其實要是換做其他人來做這事,早就死了一百回,墳頭上的草都有腿那麼高。也就是顏均,身為晉國公,又是西北大將軍,還是顏宓宋安然的兒子,犯下這麼大的事情,才能安然無恙。
永泰帝心中早就恨死了顏均。他何嘗不想將顏均扒皮抽筋,奈何顏均勢不可擋,他也是無能為力。
這一刻,永泰帝十分的後悔。當年他不該派顏均去西北,不該支援顏均掌握西北軍。原來的西北軍老大雖然混賬,不服管教,但是絕對沒顏均的膽子,幹不出坑殺兩萬官兵的事情。
因為後悔,永泰帝將遷怒到劉小七頭上。
若非劉小七精明,化解了永泰帝的怒火,只怕劉小七的性命都要交代在永泰帝的手上。
劉小七保住了性命,卻被冷落了。劉小七也不慌,永泰帝遲早會想起他。永泰帝所面臨的難題,別人都解決不了,唯有他劉小七才能幫永泰帝化解難題。
永泰帝很想直接下旨賜死顏均,但是當永泰帝剛剛露出這個意思,朝堂上罕見的安靜下來。就連一直爭吵的兩派人馬都暫停了爭吵。
永泰帝不滿地看著朝臣,“諸位臣工為何沉默?諸位臣工要朕嚴懲晉國公。現在朕欲處死晉國公,為何沒人贊同?”
朝臣們紛紛低頭,心想永泰帝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這道旨意一下,就不怕顏均趁機造反?逼反了顏均,對朝堂沒有半分錢好處。
顏均要嚴懲,但是不能處死顏均。對顏均的處置,要把握一個度。既要給天下人交代,又要起到警示作用,讓顏均心中有所忌憚。總之,就是不能處死顏均。
見別人都不吭聲,永泰帝直接點名宋子期,問宋子期意下如何。
宋子期當即說道:“晉國公有功有過。有功不賞,未免寒了人心。有過不罰,不足以彰顯朝廷威嚴。臣以為,朝廷應該先嘉獎晉國公,然後再下旨懲處晉國公。雖然晉國公有過,卻罪不至死。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請陛下收回成命。”
當即就有好幾個朝臣站出來附和宋子期。
永泰帝冷哼一聲,叫著要嚴懲顏均的人是朝臣,如今說顏均罪不至死的人又是這些朝臣。朝臣果然善變。
永泰帝冷冷地問道:“那諸位臣工認為,該如何嚴懲晉國公?”
楊首輔猶豫了一下,站了出來。楊首輔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說話都在喘氣。
楊首輔說道:“臣認為,罰俸一年,就足以懲治晉國公。”
開什麼玩笑?罰俸一年也好意思說嚴懲。
永泰帝氣笑了。朝臣如此不要臉,真是出乎意料。
再看那些沉默的臣工,果然叫得兇的人,都不是真的要弄死顏均。這幫朝臣莫非一直以來都是在做戲?
其實永泰帝誤會了朝臣。一開始,大部分的朝臣都是真心想弄死顏均,其中就有楊首輔。顏均挑戰朝堂權威,該死。
朝臣們的想法之所以發生了變化,全因為顏均不費吹灰之力就斬殺了一萬反賊。
連二十四路反賊都要跪舔顏均,由此可知,顏均的勢力,遠遠高於朝臣的想象。
顏均殺劉黑達部,可以說是出其不意。
顏均殺李義部,全靠勢力碾壓。
據說顏均給馬賊幫頭領去了一封信,一封滿篇威脅的信,就讓馬賊幫乖乖將李義部交了出來。
馬賊幫可是二十四路反賊裡面勢力最強的。目前,已經有好幾股反賊投靠了馬賊幫。
在過去,反賊們遇到官兵,從來不懼。要戰就戰,打不贏大不了跑路。總而言之,在朝臣的眼裡,反賊的戰鬥力還是相當可觀的。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