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部分(2 / 4)

小說:一品嫡妃 作者:那年夏天

開頭,也有人開始在文學報上面打廣告,好歹讓文學報有了點額外的收入。當然,在文學報上打廣告的人多是書店,印刷行,或者報社招聘啟事等等。

兩份報紙的發行量,差別也非常大。皇家報發行全天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發行量已經超過二十萬份。很多人來京城,還要特意蒐集一份完整的皇家報帶回去。

皇家報光是靠發行,已經能夠做到收支平衡。隨著廣告業務興起,皇家報已經能夠做到盈利。

文學報的發行量在皇家報面前完全不夠看。

文學報和皇家報同一天發行,結果一個多月過去,文學報的發行量剛剛突破一萬份。這還是因為很多書院都在推薦學子購買文學報。要是沒有書院推薦,文學報半年都未必能夠突破一萬份。

這麼一點發行量,加上廣告收入,也做不到收支平衡。到現在文學報還在虧損。

不過聞先生完全不在意這點錢。

聞先生當初創辦文學報,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引導讀書人的思想,為皇上的新政搖旗吶喊。

聞先生賣力吶喊,終於有了效果。有大儒稱呼聞先生為皇上門下一走狗。

聞先生一口唾沫吐過去,挽起袖子開始辯論。不是面對面的辯論,而是透過報紙打嘴仗。

聞先生說了,任何人都可以寫文章罵他,他也會天天寫文章駁斥對方。

一開始,反對者都是在文學報上寫文大罵聞先生是皇上門下一走狗。後來覺著不爽利,乾脆去申請一個報紙批號,自己辦報紙,專門罵聞先生那一派的人。

大漢第三份報紙就這樣誕生了,取名學林報。

學林報還很嫩,比起皇家報的二十四版外加副刊,那是遠遠比不上。就連文學報的六個版面也比不上。

新誕生的學林報只有兩個版面。不過捧場的人很多,多半都是守舊派。

現在在報紙上,以聞先生為代表的這一派被人稱之為海派。說他們是海外歸來,說話做事都透著一股子蠻橫勁。完全沒有豪門世家的富貴優雅。

除了海派,守舊派,還有夾在中間的改良派,改革派,實幹派。

學林報得了守舊派的資助,氣大財粗。這些人別看守舊,其實一直緊盯著朝堂。知道皇上辦報紙的底線,就是不得詆譭皇上本人,不得故意詆譭皇室,不得詆譭大漢軍隊。只要守住了三條不準,就可以在報紙上隨便說,隨便罵。吵翻了天,報業監督衙門也不會插手。

學林報拿著大把的錢,肯定是要大幹一場。他們請來有名的大儒,還有那些致仕的官員。比如被皇家報說成不得皇上召見而突發心肌楊大人楊首輔,就被學林報重金請來執筆。

楊大人有心朝堂,奈何顏均看不上他,不肯用他,連見都不肯見他。楊大人衝冠一怒,投了學林報,開始在報紙上同聞先生針鋒相對。

學林報來勢洶洶,文學報不甘示弱,也拉了不少名人。比如宋子期就被文學報給坑了,不得已只能捏著鼻子跳坑,同親家楊大人打起嘴仗來。

現在學林報和文學報每天在報紙上打嘴仗,老百姓看不懂,讀書人卻看得津津有味。正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很多讀書人都是透過這兩份報紙讓一團漿糊的腦子變得條理分明。也有很大一部分讀書人,透過兩份報紙,確定了自己的理念和三觀。

兩份報紙都在不遺餘力的拉攏人才,天天相愛相殺,打生打死。皇家報走老百姓路線,不知不覺,已經在民間獲得了偌大的影響力。

地方上的百姓和官員,都是透過皇家報瞭解新政,還有朝廷動向。

當初宋安然提出以報紙左右人心,以人心左右天下的目標,如今皇家報正在一步步的達成宋安然的要求。

文學報和學林報,這兩份高大上的報紙看不起老百姓,盡寫一些老百姓看不懂的內容。結果就讓皇家報鑽了空子,不知不覺間,皇家報在民間已經非同一般的威信。

宋安然很滿意這樣的結果,要求各地的通訊點加大發行量。爭取一年內,讓報紙走進鄉下,五年後,走進偏遠山村。

宋安然的最終目標,是讓皇家報覆蓋全天下,只要有漢人的地方就有皇家報。所以皇家報要堅持走接地氣路線。

那什麼,既然老百姓喜歡看皇室成員的八卦,那就多多報道,爭取銷量翻番。

至於淳親王和靈惠公主的反對聲,宋安然這個做母親的,毫不客氣的給鎮壓了。

顏宓走在京城的大街上,也跟著買了三份報紙。

文學報和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