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慧的親事是萬萬退不成的。
所謂的庚貼,其實就是男女雙方定親時互換的帖子。上書著男女雙方的姓名。生辰八字,籍貫,祖宗三代是何名誰,何等身份等事宜。亦稱為八字帖。
在當時男女婚姻從說合到完成,要經過一系列不成但已成慣例的過程,庚貼的傳遞,則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通常的交換順序是經過媒人的說合,雙方基本表示同意後。女方先交出庚貼,而男家會將它放在神龕下壓著,如果在三到七日之內平安無事,包括不打碎碗,不撞倒油。不病豬雞,不生口舌等,就表示此女主吉利,可娶為媳婦。若是在這其中還有什麼如意的事情發生,那就是上上吉的媳婦,非娶不可。如若相反,則婚事做罷。
還有則直接將女方“八字”和男方“八字”交算命先生推算,看有無衝、煞、忌、犯。根據組合、相似、年柱、陰陽等來分析是否可以配對,謂之合“八字”,或叫合婚。一般貼中所寫的“乾造”、“坤造”,“乾”為男,“坤”為女。“造”即人先天命運、造化的意思。
合八字後,男女雙方可再作查訪,也就是在村屯之內的熟人相互打聽一下,此家為人如何,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打聽一下底細。若是雙方都同意了,男人就要準備還庚禮,就是把男方的年庚生月送給女家,這表明男家對女方滿意,決定結親。
一般要備送彩禮一份,銀兩若干,一併交媒人送到女家。女家接庚貼後當即還禮,給男方送帽、鞋、錢袋,交媒人帶回。還庚後,男、女兩家即將成為親戚了。到了一定年齡,兩家父親會舉行“會親家”。而後共商良辰吉日,擇期迎娶。
但是若要說到退親,第一件事就是將對方的庚貼還回去,禮金和物品都退回去,方能退親。而這其中庚貼又是最最重要的,若是交不出庚貼即無法退婚,也不能再嫁或再娶。
現在裴子慧就面臨到了這個問題,若是葉氏一直就不把庚貼交出來,那裴子慧的親事不就一直退不成了。
裴二夫妻和裴子慧煩惱了幾天後,一直也沒什麼辦法。後來裴二提議,等錢存多一點的時候,直接拿著錢去葛二賴子家找葛二賴子的父親詳談,咱們只需多給他錢,讓他把咱們慧兒的庚貼還給咱們。咱們的庚貼若是還不了,日後葛二賴子再娶妻,咱們這邊一定不會有什麼說法,或者寫個保證書也可以。
事情暫且這麼商量定了,大家也就開始各自忙了。
天氣開始一日好似一日地暖和起來,春風又起,枝條吐綠,春天的腳步漸漸的臨近了。
裴二趕著馬車又買回了一批批的大缸和罈子,釀醋這事做得如火如荼,這邊醋釀得好,周大川那邊賣得也好,漸漸地“大源食醋”在鳳陽縣之內,開始有了些小小的名氣。
而釀醋的程式也按著裴子慧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隔幾天就啟一次封,啟一次封用一個馬車就要好幾趟才送得完,漸漸的他們覺得馬車也不夠了,人手也不夠了,甚至這編葦蓆的進度也慢了下來。於是裴二就找來裴子芙婆家的幾個柱子,親手教他們編葦蓆,偶爾也幫忙做一些零活,這樣一來裴二這邊輕鬆了一些,幾根柱了也額外有了些收入。
終於在春意一日濃似一日的時候。山村外的世界如一幅錦繡畫卷,漫山遍野地開起了五顏六色的小花,耕牛們也下了地。農人們開始挽起褲腳插稻秧時。
在這個綻放華彩的春天,裴二捧著二十吊銅錢。就出了門。
他一邊走一邊想著:當年慧兒和葛二賴子定親的時候,對方給了葉氏十吊銅錢,如今我給他二十吊,並且我們還禮的東西物件一應不要了,他總可以還我們慧兒的庚貼了,就算不還也行,哪怕是當場撕掉了。只要不影響慧兒以後再尋良人就好。名聲不名聲的也不重要了,女兒一輩子的幸福才最要緊的。
心裡想著,便加快了腳步。
裴子慧和葛二賴子定親一事的媒人,是和葛二賴子一個村的。人稱聶婆子。裴二自然是先找到媒婆家,並且和媒婆說明了來意,然後再讓媒婆帶著他到葛家商定退婚的事。
聶婆子聽他說完,濃濃的眉頭猛地一皺,“哎喲喲!葛家去年秋天就搬到京城去了。你這個時候來退親,到哪裡去尋人啊?”
“搬到京城去了?”裴二也嚇了一跳,趕緊問道:“他們家為何搬到京城?到了那裡靠什麼為生?”
聶婆子撇了撇嘴,“去年秋天葛家的大兒子不是高中了嗎?然後葛家就賣房賣地的隨著大兒子去了京裡,不知道是繼續讀書。還是謀了什麼差事,反正是一家人收拾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