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慧起身分別給她們抹了抹眼淚,拉著宋玉梅的手問道:“梅姨,這是昨天的事兒吧?莫非這一晚上你就一直澆在外面?”
“嗯!”宋玉梅點頭,“昨天被嫂嫂罵完之後,我實在受不了。就一瘸一拐地離開了家,可是村前村後的轉了轉,忽然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去。我就一直在村頭坐著,爹孃出門沒回來,一直坐到天黑嫂嫂也沒有來找我。後來我又冷又餓,就冒著雨摔著跟頭,奔到蘭家溝來了。可是天黑路滑,又下著大雨,我走著走著就迷路了,我又冷又怕,我……”
“妹子,不怕,不怕。”段氏撫摸著她溼答答的頭髮,勸道:“你就先在姐家住著養傷,一切等傷好了,等你爹孃回來再說。”
“姐。”宋玉梅握了段氏的手,淚水滴答答地流,“姐,我也不和你說客氣的話了,你如果不收留我,我也真是沒有地方可以去了。”
“留,當然留。”段氏一迭聲的答應,“如今你就是想走,我也不能讓你走了,就在我們家養著,一直養到好好的。”
宋玉梅的眼淚又落了下來,半是委屈,半是感激,這眼淚就如衝破了堤壩的洪水一般洶湧不止。RS!。
第164節:時光飛逝
轉眼數月,時間從端午節一下子就跳到了中秋節。
八月十六月亮正圓那天,裴二和段氏以爹孃的身份將在自家呆了幾個月的阿紫,以女兒的身份嫁了出去,新郎官不是別人,正是常年在裴家務農的銀柱。
敲鑼打鼓異常熱鬧不說,段氏還為阿紫置辦了一套不輕的嫁妝。兩套嫁衣,兩套銀頭面,甚至連鋪蓋被褥,生活用具都有給準備。當天蘭家大操大辦,喜迎八方賓客,不但是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到齊了,就連已經入京進了凌府的青姝,也有差人送來賀禮。
由此一來,蘭老癟家可謂是雙喜臨門,大兒媳婦生孫子,二兒媳婦過門。
對於今天這一切,用蘭老癟的話就是:他給裴二兩口子磕幾個響噹噹的頭,也是報答不盡的。
而大雨之夜來到裴家的宋玉梅也一直沒有離開。她搬到了瞎婆婆的房間作伴,腿傷好了之後,她負擔起了家裡大半的家務活,一大家子人的身裳幾乎都是她搶過來洗,瞎婆婆的一群雞和鵝,還沒等瞎婆婆伸手,宋玉梅已經喂好了。抽空還能照顧周易,還能幫段氏哄孩子,這時間一久,大家也就把她當成一家人看待了。
甚至她的爹孃幾次讓她的弟弟來接她回去,她都搖頭拒絕了。
而周易也在兩個多月之前,下地行走了。他身體好的時候,就和楚牧一起上山。由於他是個郎中,對藥理藥性相當瞭解,所以他建議裴二在荒山上栽種一些藥材。
裴二同意,裴子慧支援,這事也就很快實行了。
但是這藥材田並不是裴二親自種的,而是他特意將開荒好的十畝地給了周易當實驗田,他想種什麼就種什麼。於是這十畝地裡長出了各種各樣的藥材,由此周易除了吃飯睡覺幾乎就是呆在藥材地裡,有的時候甚至就帶著大黃和小白在山上住,因為山上已經建起了兩間房子,只是設施還沒有進一步完善,但是在夏季住一住倒是可以的。
透過這十畝藥材地,楚牧也從周易那裡認識了許許多多的藥材,由此他的拜師學醫之路,也就算開始了。
過了中秋,就到了秋收的季節,各類莊稼依次漸漸成熟起來。
今年由於裴子慧從高陽帶回的花種時間較晚,所以種出來的花,長勢不算太好,而且好多花都是在開得正豔的時候就賣掉了。還有諸多青菜也是如此,果樹林那一帶的果樹,除了新栽植的幼苗之外,移植過來的成年果樹,結的果子也不多。除了自己家吃一吃,再送給左右鄉鄰一些,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拿出去換錢的了。
所以需要他們收割的東西只有莊稼,而需要最先收的就是馬鈴薯。
以往在大家印象中馬鈴薯的收穫方法都是拔掉秧苗,然後用耙子將馬鈴薯的果實挖出來。但是這樣效率既低,可能又有挖不到的地方,畢竟果實在土層裡的深淺程度不一樣。
所以裴子慧的主意乾脆就將牛和馬套上犁,像犁地一樣,將土層犁起,雖然有一些碰到犁尖的馬鈴薯會受傷,但這樣卻大大提高了收穫的效率,犁完之後的壟地,人們提著筐在後面撿果實就可以了。這樣既節省了人力,又節省了時間。可謂一舉兩得。
收完了馬鈴薯,裴二大約算了一下,畝產量居然達到了三千斤,這可是栽種時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收成。
收好的馬鈴薯就直接放到了西山上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