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裴子慧狐疑地看了龍馨瑤一眼。雖然沒說出口;但心裡難免犯嘀咕:當朝公主還不算貴客;難道皇上也來了。
裴子慧的腳步就有些打結。若是真來了什麼比公主還尊貴的客人;那自己有著身子方便去見嗎?可是不見;自己已經來了;而且是胡氏親自差人喚來了。
那麼;見就見吧!
二人進了廳堂。龍馨瑤笑呵呵地走在前面。不顧別人對她說什麼;一頭就扎到一位婦人的身邊;挽著那婦人的手臂親親熱熱地坐了下去。
那婦人衝她笑了笑;滿眼愛惜。
裴子慧不認識那婦人;所以立刻就愣住了。再抬眼一觀;上座的黃花梨木圈椅之中。與顧大將軍並排而坐的是一位六十多歲;鬍鬚已經略微有孝白的福態男子。雖然她不知道皇上長什麼樣;但一看這場面也知道那不是皇上。
因為此人與顧守義並排而坐;雖然顧大將軍志震四海;就算皇上再器重他。那也沒有君臣同排而坐的道理?而且兩邊還坐著兩位女子。其中一位是胡氏;另一位中年女子;看上去應該是這位男子的夫人。那麼龍馨瑤和這位婦人如此親熱;她們又是什麼關係?
“子慧;來;給你介紹一下。”胡氏笑著起了身;“這位是崔閣老和崔夫人。”
崔閣老?這可是響噹噹的人物。
經胡氏一說;裴子慧頓時明白。
崔閣老可是京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早年他曾經在朝中為相;深得世間疾苦;受萬民敬仰愛戴。當時他與顧守義一文一武;幫大玄皇帝走過了一段艱難的歲月。
後來朝中事務漸入佳境;崔閣老又身體不好;便請求皇上隱退民間。平時在府內調養身子;種植花草;身子好時便帶著夫人四處遊玩。
雖不管國事;然朝中大小官員;或為閣老部下;或為閣老門生;或受過閣老提攜之恩……於是乎;雖然閣老眼下只是布衣身份;卻有著左右朝政;手眼通天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崔閣老一生門下弟子無數。其中顧青城就是他的關門弟子。
對於崔閣老;各級官員士紳都是極力逢迎的;登門拜府尚不及;能讓他屈尊前來拜訪;尤其是帶著夫人前來;恐怕放眼京中;就只有顧家與他有這個交情了。
別看崔夫人長相一般;相貌平平;而且還有那麼一點點沉默少語。但是世人誰不知道崔閣老的夫人乃是當朝郡主;當今聖上的嫡親表姐。
裴子慧重整衣物;在前廳大禮拜見顧青城的恩師崔閣老以及崔夫人。
崔閣老撫掌大笑;“沒想到我和夫人到綠秀山暫住兩年;再度回來後;京中變化如此之大。這青城不但娶了這麼一個如花似玉的妻子;還眼看著就要當爹了。”
顧守義自然也是眉開眼笑;“是啊;是啊!歲月不饒人。孩子們都長大了;把我們都追老嘍!”
崔閣黃豪放地哈哈大笑;大手一揮道:“顧大將軍;我就不和你們兜圈子了。既然青城的夫人也來了;我就直說了來意。”
“閣老;請說;請說!”顧守義和胡氏既好奇又詫異。
“昨兒我進宮了;那會兒皇上正拿著青城和三皇子傳回的捷報喜上眉梢。”崔閣老看了看龍馨瑤;“本來這美差是馨瑤公主爭著搶著要來的;結果被我中間攔了過來。這不;今兒我攜著夫人;陪著馨瑤公主一道來府上;就是來告訴你們這個好訊息的。”
“首戰告捷。首戰告捷!”顧守義激動不已;“我腿疾又犯;只不過昨天一日沒有上朝;竟然傳來了這天大的好訊息;好啊。好啊!”
一側坐著的胡氏雖然在崔閣老和郡主面前;需儘量使自己端莊得體;但一聽到顧青城首戰全勝;也控制不住臉上的喜悅;頻頻欣慰地點頭。
而裴子慧更是高興得溢於言表;不由摸了摸隆起的腹部;心中暗道:孩子啊!你爹打了勝仗。如果一直這般順利。那用不到你出生時;他就能回來了。
接著顧守義便向崔閣老打聽起戰場上的事宜;裴子慧等人自然也想聽個仔細;於是一縱人凝神靜氣;聽崔閣老說戰事的經過。
“大將軍;你可知青城和三皇子因何這麼快就到了南蠻邊境?”崔閣老挑了挑眉。倒有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
顧守義眉毛一皺;猶疑道:“我也納悶呢!本來我算計著他們要明後天才能到達邊境之地。怎麼您這一來;就帶來他們初戰告捷的好訊息;莫非他們帶兵出城後不眠不休;一直趕路。”他歪了歪腦袋。又道:“這樣也不對。不眠不休定會人困馬乏;還哪有精力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