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鏡子前梳妝,由於是去寺廟,所以她找了一套很是素雅清淡的衣服。不過這衣服是顧青城送的,以前去鳳陽她從來都不穿,免得被顧青城看到後,又要投來莫名其妙的目光。但這一次到鳳陽是去逛廟會,跟本不去縣衙,所以她也就拿出來,放心地套在了身上。
一家人趕著馬車到了鳳陽後,先去了富平木材行,裴子唐見一家人都來了高興得一蹦八丈高。又聽說要去逛廟會,非要央求裴二自己也一同前去。
裴二不忍心讓裴子唐錯過這樣的機會,就只好抱歉地對尤五龍笑了笑:“五龍兄弟,那今天這兒就麻煩你多費心了。子唐小孩子玩心重,就讓他去逛逛!”
尤五龍自然無意見,滿心歡喜地答應著:“是該去逛一逛,廟會一年才這麼一次。”
一家人週轉到段新民家的時候,段家人早已等候在門口了。就連已經出嫁的段婉秀也不例外。
段新民夫妻和裴二夫妻寒喧了幾句,幾位表姐表弟的也見了禮之後。段新民就開始帶著幾分炫耀的語氣,讓大家看他借來的三輛十分漂亮的馬車。
這馬車是帶篷的,有藍有綠十分炫目。只是到了夏天這篷也只是遮陽之用,其它幾面的馬車壁都是敞開的,不然在裡面會又悶又熱。好在這裡的民風不是十分的保守,如果不是有一定身份的女子,出門時是不用遮面紗的。
裴二看著馬車,臉上就露出讚許的目光。段氏則笑著對徐氏說道:“嫂子,大哥現在是真有本事,這麼像樣子的馬車也借得來。”
“嗨!”徐氏一擺手,笑道:“還不是因為他幹活勤懇,敬業,所以縣太爺給他幾分薄面而已,借了這麼幾輛馬車給他用。”
段氏和裴二都笑著不言語,倒是裴子慧一怔。
縣太爺?那不就是顧青城了,難道他知道自己來了鳳陽?
不待多想,段新民已經在催促大家上馬車。而裴二趕來的只有一個車板的拉貨馬車,則拴在了段新民家的院裡。眾人則很有順序地爬上了帶篷的馬車,準備出發。
第一輛馬車由段新民趕著,裡面坐著段氏抱著裴子洋,以及段新民的妻子徐氏和段新民的兒子段雨辰。
裴二趕第二輛,裡面坐著段婉秀,段婉琴,還有裴子慧。
第三輛則由裴子唐和楚牧協助趕著,裡面坐著幾個柱子。
馬車出了段家所住的弄堂,就拐上了縣城的大道,而後一路不停,三輛馬車同時向東北方向疾馳。經石橋,光福路,一條官道,相當寬廣。還沒到達淨覺寺時就已經是一路上轎馬紛紛,異常熱鬧了。
但是裴段兩家組成的這三輛馬車的車隊,卻是特別的吸引眾人的目光。因為三輛馬車豪華不說,且都是同裝同色。特別是第二輛馬車裡面坐著三位女子。雖然同樣穿著樸素,但卻也同樣婉約得體,俏伶伶地坐在馬車裡,當真是並不多見。輪聲鞭影中,不斷有人指指點點。但是段氏姐妹和裴子慧只穩穩地坐著,不輕言笑,倒是有了一種大家小姐的風範。
等望見了淨覺寺的塔影,同時也望見了一道長橋,馬蹄得得,輪聲轆轆,過了橋就到了淨覺寺。(去 讀 讀 。qududu。om)
第132節 求籤
鳳陽縣城本來地方不大,但是為何淨覺寺如此聞名,多半原因皆是因為眼前這座七級浮屠古剎。
馬車就在塔前停了下來。雖然這兩家人來得並不晚;但是已有更早到者;已經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上山去了。而山下的情景更是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遠遠望去,山下茫茫人海中已如十里長街一般曲折蜿蜒。茶鋪,飯館,各色小吃,千奇百怪的小手工製作,琳琅滿目,多姿多彩。再加之不遠處的桃林,隨風傳來的陣陣幽香,令人大感心曠神怡。
如此盛景,別說是一群孩子早已歡呼雀躍,就算是幾個大人也覺得異常欣喜。
安頓好馬車,段新民開始佈置今天的行程。首先是大家一起上山燒香拜佛,給裴子洋求平安符。接下來大家一起去求籤堂,想求就求上一支。再後面就是大家分成幾組分頭行動,只要不走得太遠,皆可以隨便逛逛。接下來他又給大家分發了一些銅錢以供零花,雖然裴二一再推辭,稱自家的孩子自己可以給,但是段新民還是一再堅持全部由他分發。
安排結束後,第一件事自然是上山請香燭燒香拜佛。段氏和徐氏都很虔誠,恭恭敬敬地上香磕頭祈求家業平安,風調雨順。緊接著又給裴子洋求了平安符之後,一群人就來到了求籤堂。
由於時間尚早,求籤堂內的人並不多。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