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劉愛英擦把汗出來,江秋月撥出火堆裡烤熟的山藥根,食物的香氣瀰漫整個小院。
本是要擱一邊放涼再吃,男知青們按捺不住,上手拿著剝開黑皮就啃。
燙的齜牙咧嘴也不放,在兩手裡交換著,半根山藥眨眼間下肚。
江秋月得到自己的那半根,輕輕撕開烤焦的外皮,露出裡面白嫩的山藥肉。
吃起來糯糯的,淡淡的沒什麼味。
之後拉出木桌,蒸好的槐花端出來放在正中間。
江秋月拿出一玻璃瓶辣椒油,貢獻幾勺子拌進去,聞起來噴香。
蛇肉湯帶肉一人分得一碗,大蛇劉愛英只燉掉半條,剩下半條留到明天吃。
一時間沒有人說話,就著火堆燃燒的光亮,大家也顧不上斯文和禮儀,唏哩呼嚕吃的飛快。
槐花看著扳下來很多,蒸出來一湯盆不到,一人幾筷子就沒了。
方衛東吃完還意猶未盡,砸著嘴說真香啊。
連林文清都評價說味道不錯,明天還去扳。
蛇肉更好吃,畢竟知青們好久不見葷腥了。
大家吃個半飽收拾收拾去睡覺,想著明天把找到的山藥全挖出來,再找找有沒有葛根啥的。
這青黃不接的鬼日子,總算有點盼頭。
江秋月洗漱好去睡前,想起上午答應的事,於是翻出一盒上面繪喜鵲登枝圖案的小巧藍鐵盒,塞進旁邊的被窩。
劉愛英刷鍋洗碗弄好後,摸上炕的時候發現了,認出是百雀羚。
她在被窩裡窸窸窣窣了一陣,掏出幾張布票和錢悄悄遞過來。
江秋月順著動靜接在手裡,隨手放在空間的收納盒中。
第二天早起,劉愛英洗臉後仔細擦了百雀羚,學生頭打理得整整齊齊。
江秋月看了眼她的西瓜皮劉海,從抽屜裡挑出一隻簡單的小發卡幫她把厚重的劉海別起來,只留下薄薄的一層。
黃底帶斑點的瓜子型小卡子,搭配學生頭卡哇伊。
劉愛英跑到她炕頭照鏡子看,摸著頭髮笑起來,露出幾分少女的情態。
“買一送一,看你用著合適。”江秋月扎著馬尾說道。
劉愛英雙眼閃亮,“那我不還你啦。”
江秋月擺手說不用,就當和擦臉油一起換給她的。
外邊男知青叫吃飯,本來今天該輪到江秋月做飯,但她才來沒兩天,幾頓飯還都出了血,陳中華安排男知青那邊先輪著做。
男生的手藝明顯比不上女生,熬的玉米渣子粥稠是稠了,但是不好喝。
“按你這放法,一個月的口糧幾頓就吃光嘍。”陳中華敲敲桌子說下廚的人。
大骨頭架子佝僂背的趙向東縮在桌邊委屈臉。
他根本不會做飯啊,練幾年都這樣,再說不多放點糧食能吃個啥?
飯後照常去上工,天氣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雨的節奏。
下地剛乾沒多久,天上開始掉雨點子。
然而地裡的人不能走,得幹完一上午,不然半天的工分不給記。
春雨稀稀拉拉落下來,漸漸的發展成淋淋漓漓纏綿不斷。
等堅持到回去的時候,江秋月差不多渾身淋溼了。打了好幾個噴嚏,感覺要感冒。
中午燉的剩下的半條蛇肉,和著野菜玉米渣子一鍋亂燉。
下午雨下大了,隊上來人通知不用上工。
知青們卻沒多開心,因為少半天工分等分糧的時候就少一份糧食。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雨開始滴滴答答減小。
男知青們蠢蠢欲動,想趁時間去把山上的山藥挖回來。
江秋月提醒下雨天山路滑,但是擋不住他們高漲的熱情,六個男知青一起出動跑上山去了。
留下三個女知青坐在門檻內,就著光做點活。
李永紅帶上頂針在納鞋底,一針一針的細密又勻稱。
江秋月仔細瞧了兩眼,佩服之。
劉愛英拿塊碎布頭縫小布兜,江秋月問是做什麼的,回說當錢包裝糧票和錢。
江秋月隨大流也拿出針和線,找出一塊卡其色的細帆布擺弄。
畫線打底版,剪裁縫合,一隻小帆布包就初具雛形了。
款式仿照的她那個軍用挎包。
綴上肩帶,翻蓋的地方打上釦眼和釦子,正面用紅線繡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花體字,右下角用藍線繡上便宜弟弟的名字。
一塊布做成兩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