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1 / 4)

小說:穿成知青女配 作者:知恩報恩

江秋月在劉愛英回去時,給她拿了一條臘魚、兩塊豆腐和一些油鹽醬醋的調料,算作是她和彭敬業的湊份子。

估摸著到時候光人都要十幾個了,還大多都是飯量大的男知青,做一桌子飯菜都不一定吃得飽。

江秋月在去之前先給彭敬業下了一鍋餃子墊肚子,等到了席面上應付著吃一點就好了。

晚上六點多,天色漸晚,江秋月和彭敬業提上一包葵花籽,去知青院吃飯。

到知青院門口時,正好遇上騎車的林文清,後座坐著濃眉細眼的王曉紅,他剛去隔壁村接人回來,說是能帶家屬,他這就把家屬帶過來了。

不過王曉紅也不是那種喜歡佔便宜不講理的人,她不是空著手過來,帶來一兜豬雜羊雜,處理乾淨了都是好菜料。

帶家屬也就江秋月和林文清了,其他都還是光棍一條,湊上一份口糧和勞力就行。

劉愛英作為做飯的大廚,指揮男知青把知青院養的兔子,剩下的兩隻瘦巴巴的給宰了,再從院裡雪窩底下扒拉出幾把枯黃的青菜,和著白菜蘿蔔收拾出一桌還算不錯的席面。

開席前,陳中華拿出了一瓶白酒,應是他從廠裡淘換來的,特意留到聚餐的時候,同大家一起喝才有滋味。

他先開瓶給人一一滿上一碗底,然後開場說幾句鼓勵的話,又讓帶家屬的介紹介紹家屬。

江秋月這才正式把彭敬業以她未婚夫的身份介紹給知青們,彭敬業站起稍稍敬個禮。

他與在座的都是熟人了,誰不認識誰,見禮後,一個個都湊上去敬他酒。

宴席期間,林文清插科打諢的說上幾場笑話,把氣氛搞的熱鬧起來,直到傍晚十來點左右,眾人才散場。

王曉紅中間忍不住喝了兩杯酒,散場時臉上燒紅燒紅的,劉愛英本想讓她跟女知青們擠一晚,明早再回去。

但是王曉紅還惦記著自個兒照顧的豬和羊,不願意在外過夜,林文清只好騎上腳踏車載著她,送她回去。

作為帶家屬的另外一方,江秋月這邊就好解決了,打過招呼,兩人手拉手直接回養殖處即可。

只是吧,江秋月本來以為過了除夕夜那一晚,彭敬業會回軍營睡覺去,誰知他們回到養殖處後,那人泰然自若的燒水準備洗腳上炕,一點回去的意思都沒有。

外面天早就黑了,總不可能大冷天的把人趕回去,江秋月無奈地預設他繼續留下,心頭帶著點微不可查的竊喜,或許連她自己都沒發覺。

如此,彭敬業心安理得地佔據江秋月的一半炕鋪,一天賴過一天。

直到初八那天,發生了一件大事,彭敬業被老營長召回軍營,江秋月方才和他結束了一週時間的同床共枕。

只是,不容他們回味那些纏綿的小心思,隨後總理病逝的訊息猶如一枚炸彈,驟然地炸響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第122章

“我們偉大的總理勤懇一生,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他的生命……”

總理病逝,京都廣播電臺的女播音悲痛地播報了這則訊息,全國陷入哀悼之中。

臨河村的人們哭成了一片,軍營裡的漢子們嚎啕大哭,到處都瀰漫著悲傷的氣氛。

透過廣播裡的每日播報,群眾們方才知道,總理生前曾留下遺囑,在他死後將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地上,化作塵土。

這樣崇高的精神,讓人們更是悲痛萬分,從此,他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佩的革命領路人。

據說,在總理火化那天,京都的一口深井,幾百年前打下的一口神泉,突然就水源枯竭了。

由此,總理的逝世在眾人心底悲痛之餘,更添上一筆神秘的色彩。

臨河村的村民們聽到傳聞後,很容易地就接受了其中的說法。

有人說,總理去世,不光老百姓難受的哭瞎,連老天爺也一樣難過地哭泣,看啊,把京都的神泉都哭幹了。

還有人說,總理不是凡人,他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專門來為老百姓解救苦難的,自古以來有神人離世的時候,總會出現奇異的天象。總理一走,泉水自然就幹了。

眾說紛紜,掩蓋不住全國人民對這位偉大領導人的追悼和哀思。

隨後,廣播裡播報了十里長街送總理的心碎場景,鋼鐵廠的職工會開始組織悼念活動,知青們同時也紛紛在私下裡組織小規模的弔唁,每每到最後都發展成眾人一起泣不成聲。

江秋月分別參加了鋼鐵廠和知青院的兩場悼念活動,表達自己對這位偉人的敬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