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了自身在外交部的優勢,證明了即便是女孩子也不甘於人後的努力……可終究還是沒有躲過,這個最現實的問題。
中國有多大?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和人相見的機率已經是十幾億分之一。
世界有多大?要怎麼忍心和愛人分離……
她張了張嘴,卻欲言又止。
“請你回答這個問題。”主考官沉穩的語氣壓迫而來,步步緊逼。
“我相信我所信仰的事業將永遠存在,但我也相信愛情的偶然和偉大。也許我接下來的答案在各位考官看來格局不高,但那是我心裡最真實的回答。如果不能和我所珍視的人在一起,我會坦然的選擇放下必將成為永恆的事業。”
也許,安星是幾百名面試者裡第一個給出“放棄”答案的人,讓坐在對面的四個人為難的停下手中正要劃勾的筆。
他們不約而同的看著面前這個女孩兒,不免覺得可惜。之前所有流暢又不乏精彩的回答足以讓她一隻腳踏進外交部大樓,可就在所有人都知道該如何取捨,例行公事的問題上,她對情感的執著,將被判定為不肯為人民之事犧牲奉獻。
一粒沙混在土地裡簡直微不足道,可若是放在了鞋子裡就會成為前進路上的阻礙。
深諳世事的人都知道,越是尋常的問題,越不需要別具一格的答案。人們想要聽到的,往往不是“真實”,而是被異化了的現實。
考場大門在安星離開之後關閉。
主考官朝通報人員招手,示意他稍等片刻。他起身走到應試者桌前,拿起上面放著的草紙。那是應試者做自由闡述時,提前十分鐘準備的發言稿。
眼前這張白紙上,只有簡單的大寫“一二三”和更簡單的阿拉伯數字“123”。
他踟躕了片刻,聽到另外三位面試官的低聲交流。
“太可惜了……”
“雖然她不願意為了事業做出讓步,但也不能判定她將來不會……”
“這是幾年來,難得一見的好苗子……”
主考官將草紙交給工作人員,回到座位席。其他三人遲遲不下筆,好像在等待一個更權威的決定。
安星從側門離開時,瞥見周青進去的背影,她知道至此以後,自己將徹底跟這個對手告別。
人生何處不相逢,山一程,水一程。
她抬抬手,和身後這所“外交學院”告別。
出了校門,安星無法像來時那樣仰起頭,興致高昂的與太陽對視,她沉著眼光,定定的看著腳下的路。這之後,再無岔路可走。
她笑了,似乎也沒有別的法子。
沉寂了一會兒,她邁開腳步,堅定的神情裡閃過一絲猶豫,而後遲緩的轉身,眼光不偏不倚的落在一排發了新芽的老樹下。
曲柏琛站在車前,點點頭。
這是那晚他將她送回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