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著樂罷,折騰這些,回頭把媳婦兒折騰沒了,咋辦?
又兩日,周家阿奶就請了媒人去葛家村說定了親事,回頭又問大房到底咋個意思,畢竟二山排在二河前頭,哪怕定親無所謂,可沒得越過兄長讓弟弟先成親的道理。
大房那頭僵持了幾日,最終還是預設了跟王家的親事。
唯一的麻煩就是,王家那頭壓根就沒跟周家說定。
次日一早,周家大伯孃急吼吼的帶傷回了一趟孃家,只用了半刻鐘時間就將親事定下後,又匆匆離開。
等再生稻徹底成熟的前兩日,二山的親事也定下了,只等收割完稻子後,擇個好日子成親。
訊息傳開後,村子裡又炸鍋了。
先前就知曉周家有錢,前不久又知曉周家一口氣買了一百來畝水田,周家算是徹底坐實了有錢的名頭。在這種情況下,哪個不希望將自家的姑娘嫁到周家去?
結果,周家大房倒是還行,畢竟對方是親家的孩子,親上加親本就極受推崇,姑娘的身段相貌還是極好的,倒也還算相配。可週家二房呢?
親事定下後,二河就再也不曾理會過二山,要知道倆人先前的感情那是比親兄弟都好,畢竟他倆同年所生,打小一道兒長大,沒少幹你幫我放風我幫你捱打的事兒。
可惜,再堅韌的兄弟情也會遭遇背叛,反正二河已經按下決心,至少在過年前,他都不要再理他堂哥了。
依著大青山一帶的規矩,既然親事已經定下,那麼接下來就可以當成親家走動了。恰好如今對於其他人來說是農閒,王家、葛家都派了人過來幫忙收割稻子。
王家那頭來的是周家大伯孃的父母弟弟還有她叔嬸堂弟,葛家那頭則就來葛姑娘姐弟倆。
然而,即便王家來人多,即便葛姑娘的弟弟今年不過才八歲,就這般,不到半天工夫,葛姑娘就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王家收割的速度了。
一個人將一群人甩出半里地……
在收割稻子的這七八日裡,葛姑娘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了她的勤勞能幹。別人一天收半畝地,她一人就能收一畝半,且完全不知道累似的,第二天起身還是精神奕奕的。唯一跟力氣成正比的,大概就是她的飯量了,因著周家寬厚,飯菜都是給的足足的,那些人在家裡一頓吃兩個玉米粗餅,在這裡能吃四五個,可葛姑娘一頓就能吃十來個。
沒人知曉,就是這般累人的活兒,在葛姑娘眼裡也算是她少有的好日子了。
因著過人的飯量,葛姑娘打小就沒吃過一頓飽飯,就算是在周家能敞開了吃,她也儘量剋制一點,只比旁人多吃幾個。真要是任由她敞開了吃,莫說十來個玉米餅子,再來十個都沒問題。
……
……
轉眼,再生稻都收割完畢,脫粒的稻子被送到了周家院子裡。虧得這段日子天公作美,一直都是豔陽高照的,稻子很快就被曬乾,脫殼後被收到了後面糧倉裡。
二山子開心壞了,他一心惦記著周家阿奶先前那話,只要等忙過這陣子,就能娶到媳婦兒了。二河也已經從不敢置信到逐漸麻木,左右親事已經說定了,這會兒再反對也沒用,倒不如坦然接受,起碼以後幹活有人了,他爹孃不用那麼辛苦了。
可惜,周家阿奶再一次讓大家失望了。
誰也沒有想到,周家阿奶又幹了一票大的,在所有糧食都收拾歸整好厚,她在堂屋裡宣佈,決定過年前去一趟府城,帶上足夠多的配菜,晚間也不回來,狠狠的幹三天。
因著這會兒已經接近十一月,天氣已經很涼了,尤其晚間更是能感覺到陣陣寒意,配菜湯底就算擱上兩三天也不至於壞掉。因此,周家阿奶的這個想法是可行的,帶上最好的最貴的最難做的魚丸、肉丸,大量的豆腐皮、油豆腐等等,周家人在十月的最後兩天,浩浩蕩蕩的往府城出發。
當然,周芸芸依舊被留了下來。
而同樣留下來的,除了負責喂家禽牲口的三囡外,還有主動請纓的大金。
大金是有正事兒同周芸芸說。
“阿姐,我想好了,年前就跟阿奶說,往後不念書了。”說這話時,大金一臉的認真,“還有一個事兒,我先前在折騰薯塔機的時候,還弄出了其他幾個東西,等回頭不去唸書了,我想把那幾個東西好好修一修,指不定還能做出比薯塔機更厲害的東西。”
周芸芸先驚後喜。
這段時日,因著周家上下都在忙活,周芸芸其實也並不輕鬆,加上大金的性子愈發沉穩獨立了,再不會有事兒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