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這幾個名字,準備回京城再找陸遠行去查。
……
遠在西北邊關的李沅錦,怎麼也想不到,在她被押解朝著前線走去的時候,他也在昏迷之中。
可是,無論事情的真相是什麼,先離開的是他。
李沅錦搖搖頭,讓自己不再去想,低頭燒著眼前的柴火,轉身讓邢嬸往鍋裡放油,邢嬸答應一聲,又問:“李姑娘,這次油放多少?”
“放多點吧,我給大家煎個豆腐盒吃。”李沅錦從灶臺後面鑽出來,接過鍋鏟。
邢嬸往鍋裡放了一底油,李沅錦把做好的豆腐放進去,一塊一塊煎起來,很快香味就出來了,邢嬸自然不消,廚房裡其他做菜摘菜的人也都湊過來了:“真好!咱們可好久沒吃豆腐了!”
邊塞這裡全是黃土,除了黃土上能長的沙棘之外,幾乎不見什麼新鮮的活物,運過來的蔬菜口糧也都是番薯、蘿蔔和黃豆這些方便儲存和運輸的。
李沅錦傷好之後立刻就跟大家一起把這些黃豆泡好,一部分發豆芽,一部分磨成豆漿,做幾頓豆芽給大家吃,總算讓大家吃上了水靈一點兒的蔬菜。
至於豆腐,這在邊塞可是幾乎不能想的食物,近處的沒人會做,遠處的運過來早就變成了泥渣不,還會因為邊塞的大風高熱天氣變酸,這麼新鮮的豆腐,大家還是第一次吃。
“不著急哈,只要咱們還有豆,我就能做出來豆腐!下次你們誰再去市集採買的時候,如果能夠石膏或者鹽滷就更好了,這次是白醋點出來的,可能味道不是特別好,所以煎出來比較好吃。”
李沅錦細心地跟大家解釋著。
邊塞這裡的人,形形色色的都有,像他們一樣帶罪之身過來的,只希望多活一日是一日,若是朱大帥他們打勝仗了,不定皇帝能夠赦免大家的嘴,那就再好不過了。
還有一路上跟著顧弘揚集合到邊塞的各府士兵,雖然是集結了三萬人,但是一看就知道各府沒有認真出力,連五十多的老叟都有,十幾歲的孩童也不少。顧弘揚這人看著不靠譜,但是面對這些人卻重新開始排兵佈陣。
老叟傷兵就不衝第一線,而是幫忙收拾戰場,搶俘虜跟戰利品。十幾歲的少年正是機靈的時候,餵飽了飯,各個都精神,讓他們去放哨、悄悄摸地點到事不錯。跟著斥候一起出去,有訊息的時候來回傳遞,跑得倒是快。
這樣的人,佔了整個西北軍營的三分之一。
顧弘揚在李沅錦醒了之後就很少會帳篷了,通常是幾天幾夜都在外面,跟朱大帥一樣,這段時間天狼國時不時就派一隊騎兵來犯,雖然人不多,但是往往會鬧的大家都草木皆兵,等集結了人馬過去,那邊的騎兵又呼啦啦開始往後撤。
還是防線設定不夠合理,顧弘揚跟朱大帥今日就沒有上前線,在帳篷裡計算排兵佈陣,要讓前線的防守穩固,又能夠隨時互相支援,不要出現咱們的人過去了,敵人早就跑了的情況。還要照顧著士兵輪換的辛苦,這仗要打多久還不知道呢,如果全都上前線了,下一輪輪換的人又哪裡能夠有精力去值守。
李沅錦端著飯進來的時候,顧弘揚都沒有留意到,還是朱大帥叫他去吃飯的。
“今天怎麼樣?身體好點兒了沒?”顧弘揚三步並兩步走上前接過李沅錦手中的食盒,幫著擺出來。
顧弘揚身上的盔甲還沒有解開,一大早跟朱大帥兩人去前線視察了一遍,確認各瞭望所都沒有問題之後,回來就一心撲到戰術討論上去了,對著帳篷裡好大一塊西北邊境的地圖在商討。
朱大帥也有提出過懷疑,不過顧弘揚做事雖然隨性,但在戰場大事上一向極有分寸,他給了李沅錦隨意進出帳篷的許可權,就是信任她,朱大帥也就沒什麼,率先坐下來吃飯。
“我還好,倒是你們,怎麼在帳篷裡還穿著盔甲?”李沅錦擺好飯也沒離開,幫他們把帳篷裡的東西清理一下。
帳篷裡除了西北的地圖之外,還有兩副沙盤,這沙盤就沒讓李沅錦看,有人通傳的時候朱大帥就揮手把沙盤全都抹開了。這才是戰術的核心。
“咦,今天這豆腐不錯!是你做的?”朱大帥個不高,但是底盤極穩,一副大胡掛在臉上,有些兇悍。
“正是,朱大帥你嚐嚐看。”李沅錦笑著應了一句,又跟朱大帥外面計程車兵們也都吃上了。送去前線的那些伙食中也有豆腐,煎過的豆腐不容易散形,送過去也能夠吃好。
朱大帥點頭,讚了一下李沅錦的細心,顧弘揚卻是有些不滿意了:“我不是你就做你自個兒跟我們兩個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