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湯,又能暖身,又不會口味太重。
侯娘沒有跟李沅錦客氣,指了廚房裡的各處:“這裡是灶臺,這兩口是我常用的,也容易燒起來,那邊的你也可以試試,不過要叫玲幫你看著點兒火。”
侯娘在比賽的時候還特意留意了李沅錦的手法,做豆腐方面沒得,細緻精巧,但是唯獨在一般廚房裡的柴火火候上面,看得出來李沅錦手忙腳亂,總要急急忙忙讓夏蓮生幫忙調整火力。
“那邊是平時常用的廚具,刀具都是磨好了的,很快,要心手。那邊的鍋也都是開好了的,直接用就可以了。這一排是調料,這邊是常見的油鹽醬醋,中間是胡椒花椒茱萸,那邊是西域進過來的茴香、八角跟孜然,你可以試試,不過這味兒有點兒奇怪,不是所有人都能吃慣。”
李沅錦響亮地應了:“好嘞!多謝侯娘!”
侯娘一笑:“多謝我做什麼,我把你拐到我家裡來做菜,指不定還要偷學你的菜式呢,還謝我?”
李沅錦在玲打滿水的銅盆中用胰仔細淨手,一面笑嘻嘻地:“我的本事又不在這一兩道菜上,侯娘你要學就學吧,我榮幸之至。”
侯娘聽完哈哈大笑:“你果然是個牙尖嘴利的,連我都佔不了你的便宜。”
罷,兩個人都各自淨手、清洗廚具,開始準備試菜。
侯娘這邊把粉絲泡在水裡,那邊白菜掰去外面的大葉,只留下白菜芯外面的三四層,中間的芯也不要,單獨放在一邊等下襬盤用。
豆腐也是選的嫩嫩的南豆腐,切成了塊,陶罐裡的高湯煮好之後,粉絲豆腐入鍋,最後再放白菜。
高湯是用整雞跟人參片之類的東西一起煮的,撇去浮油,只剩清湯,淡淡的香味聞著沒什麼特別,但如果真要喝到口中,才知道雞湯的鮮美。
這幾樣都是好煮的東西,不過片刻就盛起來放在一個圓形的開口缽中,看著有點兒像現代的紫砂鍋。
侯娘見李沅錦盯著她手裡的碗看,:“這東西是我專門讓人定製的暖鍋,平時上菜的時候用直接用這個端上去,菜不容易涼。如果是自家人在家吃鍋,還能架在火上烤,很是方便。”
李沅錦不由得佩服侯娘心細,想來大戶人家的宴席上,從開席上菜,話交流到真正吃上飯——還得是別人幫忙布的菜,估計要不少時間,吃的肯定都是半冷不熱的菜餚。
侯娘現在想辦法讓菜色保溫,肯定能賺足張家表姑奶奶的好感。
李沅錦這邊手上也很快,她早上起了一個大早,用新鮮泡好的豆磨好了豆漿,直接帶了過來,這會兒一邊開鍋煮水,放上竹格準備等下蒸東西。。
另拿了兩個雞蛋,用筷打散,又用篩把蛋液過濾一遍,然後把蛋液緩緩倒入豆漿中,攪拌均勻,再過篩一遍,只剩下如水般的順滑液體。
李沅錦還特別裁了一塊乾淨的細棉布過來,蒙在碗上,再又用一隻更大的盤蓋在碗上,上鍋蒸。
蒸了不過一刻鐘,鍋裡就傳來香氣撲鼻的味道。
連侯娘都忍不住:“這香味清淡不俗。”
李沅錦沉浸在做菜中,對侯孃的誇獎淡淡一笑,很快又埋頭下去準備調料。這次做的雞蛋豆腐,其實是類似布丁的做法,只不過用的是雞蛋跟豆漿,沒有用牛奶。
想那張家表姑奶奶身虛弱,腸胃不好不能吃葷腥,又要讓她補身體,豆腐是頂好的選擇,但是如果豆腐中能加入雞蛋的話,營養會更加豐富。
侯娘稍一想,也覺得李沅錦做的這道菜不錯。
等到兩人起鍋,面前就擺上了兩份菜餚,一份白菜豆腐粉絲湯,一道雞蛋豆腐,賣相沒得,兩個人都是擺盤的好手,自然是賞心悅目讓人食指大動。
聞起來,兩道菜都是淡淡的熱氣騰騰的食物香味,味道方面,李沅錦舀了一碗湯,湯汁入口濃郁,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清單,味道很厚重,但是又不油膩。
“好喝!光這雞湯就可以做一道菜了!”李沅錦喝了一口就立刻忍不住。
侯娘一臉得意:“那可不,我這可是用了兩隻整雞一共才煲出這麼半罐雞湯,雞肉都煮化了,撈上來的只有骨架,味道自然好。”
李沅錦嘻嘻笑,又用勺舀起來豆腐,豆腐切成了塊,很方便舀,入口,豆腐滑嫩,雞湯鮮美,吞下肚更是讓人覺得五臟六腑都舒坦了。
就是粉絲不太好弄,用勺吧,粉絲家不起來,用筷吧,又覺得長長的筷在的湯碗中撈來撈去不成樣。
總之,色香味齊全,就是得想想怎麼讓張家表姑奶奶,還有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