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清爽不少。
晚上剛吃罷晚飯,路府的一個嬤嬤匆匆上門報喜,說是玉香生了,是個千金。
陶氏歡喜的很,當夜就趕去路家看望女兒跟小外孫女。
玉珠也想去,被木氏給攔了下來,“你二姐才生,路家肯定忙的很,你二伯母一個人先去不礙事,我們一大家子都登門就不太好,等三日後洗三的時候在去,況且你二姐才生,沒甚力氣的,你過去也不能跟她說話,她要好好休息。”
玉珠歡喜道,“好了,娘,我都曉得,我只是替二姐高興。”二姐第一胎是個兒子,這胎是個女兒,一兒一女正好湊了個好字,兒女雙全,多好的福氣啊。
玉香女兒洗三那日玉珠才去的,玉香精神好多了,還跟玉珠聊了會兒,小嬰兒也是粉粉嫩嫩的,玉珠都不不太敢碰,親親她的小拳頭都是小心翼翼的。
玉香的公婆都是很和氣的很,相公也對她很好,又生了一兒一女,二姐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幸福。
過了十來天,天氣還是炎熱,京城附近的幾個州縣俱是如此,田地裡的莊稼都被曬死,下半年的日子怕是不好過了。大多數的世家跟富裕家庭都有屯糧的習慣,這樣的天災對她們沒甚影響。
瑞武帝這些天也是焦頭亂額的,今年這麼炎熱也沒見他去避暑山莊,實在太忙,現在又出了天災,眼下老百姓都還有些存糧,在等兩個月入了秋就麻煩了。他問身旁的公公,“謝澈還沒回京?”
公公道,“謝大人請了一月的假處理家務,約莫是這幾天就要回的。”
瑞武帝沒吭聲,謝澈的事情他是知道的,沒想到他會是傅榮霍的日子,當年傅榮霍和嘉禾的事情他可是知道的,因為嘉禾掉到池塘裡,傅榮霍找這個藉口說她不清白,不肯娶她,無非是知道駙馬在仕途上沒多大前程,他才考上進士,自然不肯放棄大好的前程。
因為這個事情,瑞武帝挺看不起傅榮霍的,這麼些年也沒給他多好的官職,實在想不到,才華出眾的謝澈會是他的孩子。不過兩人二十年沒見,他對謝澈可沒任何偏見,是個有大才得人,他自然不會因為傅榮霍的事情對謝澈有什麼偏見的。
一旁的太子趙禎亦上前道,“父皇,你是擔心賑災的問題嗎?”每次天災**後都會派朝廷命官賑災救治愛撫災民。
瑞武帝點頭,趙禎亦就道,“父皇,這事情兒臣來做即可。”
瑞武帝看了他一眼,語氣不大好,“你那幾個妃子解決沒?”
“都已經解決了。”趙禎亦一臉鎮定,“兒臣要謝謝父皇體諒。”當年四個側妃,他心裡只裝著玉寧,別的幾個側妃根本沒碰過,直到現在玉寧都懷上二胎,他才把三位側妃送出宮,又給各家補償不少。
幾位側妃家裡雖有怨氣又不好直說,畢竟太子連她們的身子都沒碰過,要真是寫了摺子上奏給皇帝,忒丟臉,就只有接受太子的好意,另給她們尋了人家。
這事情皇上知曉後給趙禎亦罵了一頓,別的也沒多說什麼了。
瑞武帝見太子俊朗的面上沒有半分不自在,心裡罵了句臭小子,問他,“那你何時把姜側妃立為正妃?”他到不在乎姜玉寧做正妃側妃,可他就那麼一個孫子,更希望他是名正言順的嫡出皇長孫。
趙禎亦咧嘴笑了下,“父皇,這事情不急,等這次旱災的事情解決再說。”
瑞武帝又暗罵了句,“朕看不如早點辦了,過幾天就是個吉日,朕宣旨下去,早些把事情解決了。正好辦辦喜事,沖沖喜。”
“兒臣都聽父皇的。”
瑞武帝揮手讓趙禎亦下去,找宦官喊來三皇子趙閔亦。
趙閔亦很快過來,瑞武帝看著和他七八分相似的高大青年走進來,心裡有些感慨,兩人敘了會兒舊,瑞武帝說了這次旱災的事情,趙閔亦就道,“父皇,您是擔心這個旱災的事情?兒臣這次想前去賑災,還求父皇成全。”
瑞武帝本就有這個想法,他三個兒子,皇位只有在太子跟三皇子之間抉擇,四皇子性子不太適合,做個閒散王爺最好不過,平日就很少讓他處理政務。太子處理事情都很沉穩,他心裡偏愛三皇子,甚少讓他幫著做事的。
這次卻不一樣。
瑞武帝考慮一番就同意下來,“你且去吧。”
賑災最是麻煩,需要安撫災民,做好災後工作,一去就是幾個月。趙閔亦回清思殿跟穆貴妃說了聲,穆貴妃忍不住抱怨起來,“你找你父皇說這個作甚,這種事情吃力不討好,做的好回來也只是記你一個功,做的不好回來還得被你父皇責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