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3 / 4)

子的親事也是十分頭疼,雖是承了丈夫的囑託,但是小叔子可不是什麼好糊弄之人,若是所說物件不對他的心意,只怕不好辦,牛不喝水強按頭也是不行啊。

☆、第92章

李明秀的婚事比潘若琪想象的要順利的許多,對於這位小叔子突然間的好說話,潘若琪還有些許的不可置信;不過能完成丈夫囑託的事情,她還是暗自的鬆了一口氣兒。

李明秀說定的是梓州府竇家二房嫡長女,這樁親事是潘夫人牽的線,潘夫人與竇家的大太太有一番際遇;竇家當年族人遷徙的路上,潘夫人搭救過竇大太太及其子;所以在潘夫人為李明秀說親之時;竇大夫人才願意攬過此事,畢竟現在竇家雖無人出仕;但竇家卻是清名在外,加上祖上積累的根基,李家與之相比;真真是相差甚遠。

渝州竇家原本是一個大家族;祖上在前朝出過好幾位大官,其中竇大老爺還曾經任前朝太子太傅。然前朝皇室奢靡不堪,皇帝昏聵;竇家受權勢伐爭之累;摺進去了兩位嫡系子弟之後,竇大老爺心灰意冷帶著其餘子弟陸續辭官離朝歸鄉,天下狼煙漸起之後,竇家族長索性帶著全族離鄉隱退了。如今全族遷居在梓州府,新朝出立,新皇廣招天下賢才,許多隱退之人重新出世,然竇家卻並無意動,竇家素有才名的幾位老爺也不過在梓州地界收取幾個關門子弟就無其他了。如今雖然族中子弟並無一人出仕為官,卻多有才名。

竇家二房的嫡長女名喚雪薇,二八年華,長的如花似玉聰慧可人,求親之人都快將竇府的大門踏破了,然而竇家卻始終未曾定下,如今親下定的是一個不知道從哪下鄉下疙瘩裡出來的一個窮算秀才,可真是瞪破了梓州府一干人等的雙眼了,直道竇家有眼無珠。

能說到竇家這樣的人家,李家上下當真是不可置信,那可真真是高攀啊!饒是李明秀內心是個驕傲自信之人,得知親事定下竇家,也是心中有些驚奇。

至於為何只是驚奇呢?對於一個對親事並無什麼期待的人來說,喜意那是不可能的,對於李明秀來說,成親只是一個任務,對家人有一個交代的任務,亦或者一個天意如此的因果。

竇家雖說如今不是官宦之家,可這樣一個經世積累的大家族,能在亂世之中保全下來,必有其過人之處,不出仕不代表朝中無人,姻親裙帶關係可還在呢!更何況竇家的秀才和舉人可都是大大有人在呢。這樣一個人家能選擇李家,真真是出乎人意料,竇家姑娘可不愁嫁啊。

親事定在秋後,雖說竇家想多留姑娘些時日,亦也諒解新姑爺這個大齡單身漢,李家想早日娶媳婦過門的心思,並未為難李家。

兩家商定好親事之後,考量到竇家的門第,李家傾全家之力,準備好了聘禮以示對婚事的看重。雖說李家已經分家,但是對於這樣的舉家大事,各家都願意傾力相助大房,一來是因著李家幾房向來和睦,二來也有幾分私心,大房兩個侄子,如今一個已經為官,一個將來前途也是不用發愁,又結了這麼一門好親,以後幾房人都要靠著大房。大房好就是大家好,有了這個共識,即使傾盡家財各家也毫無怨言。

納彩納吉之後,李家將聘禮送進了竇家,兩家商定好迎親之日,婚事這就是已經闆闆釘釘的定下了。

對於小叔子這麼親事,潘若琪也有幾分咂舌,她不是毫無眼見的只知道放眼內宅的婦人,本身聰慧不說,加上丈夫李明錦不時的點撥,她亦是知道如今即使竇家無人出仕,這樣的門第,李家也是大大的高攀了。雖說傾力準備了價值不菲的聘禮,可竇家顯然不缺錢,就是不知看中小叔子什麼了,潘若琪忍不住在心中腹誹。

對於聘禮,潘若琪倒是沒什麼特別感覺,只能說世事變遷,各人各命吧,寫了一封家書給遠在尹川的丈夫告知他家中的諸事之後,她便將心思重重的放在了小叔子娶親之事上去了,畢竟作為李家長房長孫媳婦,家中的事情大部分的家事都是她在打理。

梓州府人口中的窮酸秀才李明秀,如今正在家中等待娶親,竇家的那位姑娘,李明秀還未曾見過,即使初始並無期待,如今親事已經定下心中多少不免有些悸動。

大晉朝雖有男女大防,未婚男女互相贈物卻也在情理之中,李明秀思索了兩三日方下定決心畫了一幅畫讓婢女悄悄的送到了未婚妻竇雪薇的手中。

且不管李明秀在家中是如何忐忑的心情,竇府之中的竇雪薇卻是正在祖父竇賢賀的書房之中,指著李明秀送來的這幅青山圖嘟嘴對祖父撒嬌道:

“祖父,你看!這個呆子竟是送了我一副青山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