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快點兒,墨跡什麼呢。”崔連根很不滿婆娘的磨蹭,要不是她嘴碎,能惹出這事兒嗎?李家護短,要不去賠罪,等李家幾個兒子回來,還不定會怎麼樣呢。現下得罪人了,賠上了東西不說,還要自己拉下老臉去賠罪,想到這些就很火大,沒火氣的對著秦氏道:
“一會去李家,你可得個我好好給人家賠罪,還有不許提家財的事,以後要再讓我聽到你編排人家閨女,你就回你孃家去吧。”
秦氏本來有心反駁,聽到要回孃家,終於心虛的回了一句“知道了。”
兩人剛到李家門口,就碰到王水柱帶著方氏過來,四人相對無聲,敲了李家的大門,開門的事王氏,看著眼前四人,臉色很不好。帶著幾人來到堂屋,王水柱和崔連根老爺子坐在上首,疾步上前,王水柱給老爺子寒暄到:
“李叔,真是對不起了,家裡婆娘不懂事,我沒管教好,這不帶她來給你們賠罪來了。”
說著對著方氏瞪眼道:“還不過來給李叔,李嬸,賠罪。”
“是,是,叔,嬸,都是我的錯,都怪我這張臭嘴,說話沒個邊的,都是我瞎說的。我以後再也不能了。”方氏邊說著邊輕扇了自己嘴巴,王氏看不慣她那做派,沒好氣兒的拜了拜手,說道:
“水柱家的,我也不說別的,河西村的人也都不知道我們李傢什麼人,做人做事也算厚道,人吶,要有良心。你也是有閨女的人,也應該知道名聲對女娃子多重要,我今天就託大把話放這了,誰要讓我李家不好過,我李家就是傾家,也得讓他家好不了。”
伴隨著王氏擲地有聲的警告,秦氏心裡微顫,趕緊到:
“李嬸,那都是別人瞎說的,婷子我都是看著長大的,人長的好,能幹,規矩也好。”
說著假笑著躲到丈夫身後。
院子門開著,來了不少人來看熱鬧,老爺子看目的達到了,就點頭對四人說道:
“都是一個村的,是什麼人,沒人不知道,只不過,禍從口出,還是謹慎點好。算了,都家去吧。”
“是,是,那叔,我們就回去啦。這些一點點心意。。呵呵。。。“說著放下東西,四人低著頭,快步的走出李家的家門。周圍看熱鬧的村民,有的點頭,由得搖頭,有不屑的,漸漸的都散了。
看著人都走了,老爺子嘆息對孫子道:
“人離鄉賤,咱家事外來戶,在河西村就你二爺爺家和咱家兩戶,王家和崔家自來就是河西村的,所以只能大事化小,只能這樣,不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只要你們以後有出息,就不用忍氣吞聲;知道嗎。”李明錦點點頭。
李明錦明白爺爺的意思,雖然今天老爺子用輩分和名聲,壓著王水柱和崔連根道歉,實際上小姑子的名聲到底是不好了,賠罪不過是能補救一點兒是一點兒。鄉下人聽風就是雨,怎麼可能不懷疑呢。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的道理,李明錦是懂的。李家人又怎麼可能不懂,不過也只能這樣,因為還不夠強大。
穿越之後的生活,溫馨而充實,李明錦,很多時候想著,一輩子做個農夫也不錯,一家人守在一起,能掙點兒小錢,在河西村這樣一個世外桃源的地方,娶個村裡的姑娘,生幾個可愛的孩子,種種地,終老也不錯。世上哪裡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呢,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啊。
從那之後,小姑的笑容就很少了,家裡人不敢說什麼,只能幾個小孩子,常常去姑姑身板陪著說鬧著。童言童語,總是讓人心裡平靜的。
☆、第9章 定生計
李繼旺和李繼達已經去縣裡兩個多月了,也沒一封家書回來,老爺子有點急,沒敢和家裡的婦人們說,只是嚐嚐喚著孫子李明錦去村口看看。李明錦真是很糾結古代的通訊啊,出門靠走,有事靠吼啊,雖然也有驛站,但是中間還是有很長的交叉時間。也不知道爹和幾個叔叔怎麼樣了。李明錦心裡也很擔心,畢竟在常懷縣,也沒有認識的人,爹幾個也算是人生地不熟的。萬一有點兒事,家裡人也很難及時趕過去。
日子在李明錦提心吊膽之中又過了半月,李繼旺帶著四弟回來了,兩個大男人,扛了兩個大包袱。一進家門,老爺子王氏等人就迎了出來
“老二,老三沒跟著回來啊?”老爺子很高興兒子回來,待沒看到老二,老三的身影,心裡惦念的問道大兒子,開年就走了,好幾個月了。不會出什麼事兒吧。
“爹,娘,媳婦。。我回來了。。。”李繼旺滿臉笑容的看著父母,回頭又看了媳婦,不好意思說什麼,只對小王氏笑著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