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2 / 4)

的話說到了老爺子的心坎裡去了,子孫若是爭氣,門第也不是不變的。既然決定了,還是要去夫子家裡去拜訪一下的。

臘月二十,李繼旺提了幾樣大禮去了夫子家裡,蘇夫子已經不住在書院,住在南山鎮上一所二進的一所宅院裡面。李繼旺和兒子李明秀的到來,蘇夫子倒是不意外。

迎了二人進了客廳,倒上了茶,問李明秀道:

“在家可有鬆懈課業?”

李明秀起身給老師躬身行了一禮之後,方回道:“回夫子的話,學生在家從未懈怠,每天都有溫習功課。”

對於學生的勤奮,蘇夫子顯然很滿意,笑著點點頭,讓李明秀自己去外間的書房去看看書。李明秀應了一聲之後,起身去了。

見李明秀的身影消失不見,蘇夫子方對李繼旺問道:“李兄,上次信中所說這是,不知家中伯父母可有章程?”

李繼旺忙齊身作揖回到:“家中父母自是願意的,此事真是麻煩夫子了……”

“李兄不必客氣,此事原也是我那同窗在挑女婿,明錦我也是看著長大,是個好孩子。潘家也是個厚道人家……”蘇夫子之所以願意保這門親事,也是因為覺得李明錦確實不錯,同窗的家教也甚好。

潘舉人和蘇夫子是今年一同取中舉人,原先在家收幾個學生維持生計,家中婦人都是會持家過日子的。家中的女兒也跟著父親讀過幾年書,不是那等毫無見識之人,聽說潘夫人對子女教導甚是注重,想來也是不會差到哪裡去。蘇夫子一聽同窗在為女兒擇婿,就想到這和李明錦倒是很相配。

眼下李明錦十六歲了,是個秀才,想說親門第多高的,顯然不現實,門第太低的話,倘若以後走上仕途,可能會拖後腿,夫人們也是需要交際的。這個倒是正好,雖暫時門第比女方低,以後也不定嘛。再者潘家也並未有將女兒高嫁之意,反而想為女兒找個貼心之人。

蘇夫子和潘舉人提了提自己的學生,也將李家的情況大致的說了一些,潘舉人聽了李明錦和李家的的情況之後,悄悄找人打探了一番回家就與潘夫人說了一通。

潘夫人只是在潘舉人今年考上舉人之後才過上了太太的生活,以前過得並不太好,家裡靠丈夫教授學生賺的束脩維持生計,自己帶著女兒不時還要做點繡活補貼家用。自然知道秀才娘子根本沒有想象的光鮮,光鮮的只是個名聲,日子的好壞也只有自己體會了。

聽說李明錦是個秀才之後,潘夫人有些猶豫,當然不能直接說秀才娘子過的不好,這不是打自家丈夫的臉嗎?只委婉的提出一點顧慮:“這孩子是個秀才,眼下還在外面遊學,這一時半會兒的也看不到什麼樣兒啊。”

“蘇兄不是說了麼,這孩子穩重,相貌也端正……”潘舉人有點不明白夫人為何遲疑,不是都說過了麼,想了想又道:“李家我也是找人打探過了,是個厚道人家,家底也算可以。女兒過去不會吃苦,再者李明錦這孩子雖然只是個秀才,但年紀輕輕的就能考中秀才也說明是有能耐的,蘇兄也常誇讚這孩子,想來定有過人之處。”

見丈夫都如此這樣說,潘夫人是明白丈夫是看好李明錦了,自己反對也沒用了,只能順著說道:

“那我去和琪兒說聲,好在琪兒以後還有父兄,只望李家能帶我琪兒好。”

“這門親事,我就定了,你讓她在家好好定定心。”

“知道了。”

自年前李潘兩家說定婚事之後,王氏這年過的真是開懷的很,因著還未正式提親,王氏也讓家中眾人把嘴巴掩嚴實了,採購年貨的時候,順便開始採辦提親用的彩禮。

正月十六,李家請了媒婆,老爺子王氏和李繼旺和李繼興夫婦,蘇夫子夫婦帶著彩禮去了南山鎮上的潘家,潘家既然願意與李家結親,自是很熱情的接待了眾人,前院客廳男人們在喝茶說著話,婦人們則去了後院。

潘家的後院有一處小花園,花園之中有一個涼亭,潘夫人將王氏等人引到涼亭處歇息,又吩咐丫鬟去倒水,順便喊女兒若琪過來見見未來婆家的人。

畢竟女兒是要嫁去婆家,以後要在婆母手上生活的人,自己也不能時時關照到,若是女兒能得婆家歡心,那是再好不過了。

潘若琪聽母親身邊的丫鬟說母親要自己去花園見外來婆家的人,心裡有些緊張,讓貼身丫鬟幫自己又整理了一下妝容服飾,確定無錯漏之處,姿態優雅的走出閨房。

潘夫人是個很有眼力的人,以前丈夫是個秀才之時,自己對女兒的教導就是往淑女的路上教導,只是那是也無銀錢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