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
怎麼會這樣呢?
這種狀況,是怎麼造成的呢?
再怎麼說,慕君也才出道一年多,她甚至還沒到自己的十七歲生日,和閔炫恩自己年齡相仿,出道時間也相仿,為什麼,為什麼她們三個一線歌手,韓區女歌手中的佼佼者,新生代最優秀的三名歌手,聯合起來整首歌還不如慕君的兩句歌詞造成的反響?
她才出道一年多啊!
“letitgo!”接著韓藝珠唱到□□的李恩娜爆發出自己的最高音,終於將臺下觀眾們的注意力引來那麼一點,他們終於不再談論慕君的氣聲是如何自然融入歌詞,不再談論慕君以前到底有沒有唱過假聲,開始關心起臺上的三名翻唱歌手來,對此,閔炫恩慶幸的同時,又有些沮喪。
沮喪的不僅是被慕君搶奪了觀眾們的視線,還有被李恩娜搶走了風頭。
不能胡思亂想了,她按捺住自己浮動的心思,在心中回憶倒背如流的歌詞,跟著第二段的前奏繼續往下唱。
還不錯嘛,三位翻唱歌手,鄭秀美趴在前座人的靠背上,一動不動地望著臺上的幾人,翻唱歌手們好像在慕君巨大壓力下反而突破了自己,一個比一個唱得好……呃?
閔炫恩,她記得那個歌手叫閔炫恩吧?她接過歌曲的第一句,第一個詞,有點飄了。
只是有點飄,算不上走調,但這點小小的瑕疵,在同臺三名歌手的完美表現下,實在讓人無法忽視,閔炫恩的臉色頓時難看起來,她強自保持水平唱完自己的歌詞,才鬆一口氣,在副歌的合唱中退居二線。
“沒經過什麼大挫折啊,”後臺通道旁邊,主持人李敏熙輕輕一嘆,“遇到這種場面,果然有些慌了。”
“這可不是她自找的嗎?”她的助理附和了一句,“還不是被媒體捧得飄飄然,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看來閔炫恩和一線歌手還是有差距的,”韓區,不少歌手,樂評人們也這麼想,“她的一線地位其實並不那麼穩固。”
閔炫恩從前也與一線歌手合作過,或許當時初生牛犢不怕虎,在一眾一線歌手面前表現得相當搶眼,可惜一遇到大場面就暴露了自己淺薄的根基和底蘊。
小小地跌個跟頭,對她也有好處。他們也只略分了分心,便將注意力重新放在舞臺上。
撇開發揮失常的閔炫恩不提,韓藝珠和李恩娜非常賣力,一個將主歌的感情吐露得十分到位,一個高音爆發力不遜於——對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來說——慕君,她們聽過原版的《letitgo》,倒也沒覺得差距有多大,本來這首歌能挖掘的唱功也不是很多,如果說慕君的版本是一百分,這個版本大概九十分,十分的差距,其實普通觀眾們是沒那個能力分辨出來的,換做五十分,她們或許還能察覺到一點。
慕君好像也不是不能戰勝的啊?觀眾們的心思只那麼一轉,便又重新激動起來,只因為,馬上就要到全歌的□□部分了,按以往的慣例,慕君會在這裡加入三人的合唱!
樂評大師v:差距肯定會有,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抱太大期望。
韓區大樂評人v:直面一線歌手和超一線歌手差距的機會來了!大家準備好了嗎!
“letitgo!”
韓藝珠的聲線高而尖,李恩娜高而厚,閔炫恩的高音自然舒適,沒有給人太尖或太厚的印象,當三個人,三種聲線混在一起的時候,不同,但和諧,而就在這個時候——
“letitgo~”
慕君的歌聲適時地插丶入進來,一瞬間,哪怕是再普通不過的吃瓜觀眾,也感受到了其中的不同。
不知道該怎麼說,好像,慕君的歌聲自帶氣場,哪怕三名歌手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優勢,她的聲音一進來,便將其他人的優勢碾壓碾碎,讓整首歌只能聽到她的聲音。
這不科學,明明三名一線歌手都有自身的特點,都是觀眾心目中的有辨識度的聲音,不是隨隨便便的阿貓阿狗,可是慕君的聲音,她的聲音一出現,其他的聲音便自動隱形,奇怪了,明明三人也是一線歌手,差距怎麼可能那麼大!
“慕君一來,我就聽不到其他人的聲音了[再見],我發誓我不是她的粉,不知道為什麼。”
“不是我說,她們在慕君面前,就像剛學唱歌的女孩子,讓我感到由衷的尷尬。”
“拿掉慕君的聲音:不愧是一線歌手!各有所長!各種吊!放入慕君的聲音:等等!她們是業餘的嗎?是素人嗎?是沒學過唱歌嗎?”
“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