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部分(1 / 4)

劉嵩咬了咬嘴唇,雖然這菩提木盒輕若無物,只需少許力量,便能完全開啟,但是劉嵩卻又將木盒蓋嚴,他不是這麼冒失的人,在此時,他信念一轉,緩緩起身,問道:“王教授,這菩提木匣,您是在什麼地方遇到的,能不能先告訴我一下!”

王教授一怔,“劉真人,這東西是不是什麼不祥之物?還是有什麼不妥嗎?”

劉嵩輕輕搖了搖頭,“沒有!這東西擁有者浩然正氣,博大威儀,絕不是什麼不祥之物,我可以保證。這東西乃是天地之間,至陽至聖之物,雖然我不知道其中是什麼,但是卻算得上我平生所見的至寶之一,也正是因此,我才更希望先知道他究竟來自何地!”

王教授長出了一口氣,目光由近極遠,緩緩開口道:“這菩提木匣,並不是我自己之物,而是我家中所傳,其中之物,我也見過乃是一方玉佩……”

第六十八章 摸金校尉

第六十八章摸金校尉

王教授目光悠遠,緩緩說著,“說來慚愧,現在人們把我們叫做考古學家,其實倒退百年時光,我們便有另外一個稱呼盜墓賊。 ”

劉嵩微微一笑,這句話他倒是認可的。他沒有打斷王教授,聽著王教授徑自講述著。

王教授,這“考古”的手藝,也算的上家傳的。自大祖輩上,便是有名的摸金校尉。而且算得上這一行中的魁首直流。而這木匣,便是得自自己的爺爺一輩。

在當年,正值華夏的一片浩劫之中,那倭國人,不知屠戮我華夏子民,甚至將我華夏重寶,一一竊取。

在我王家一脈,自古便有一條規矩,永不竊神殿僧宇之物。但是無數年來,王家卻已經探明無數神殿所在,早已經對其瞭解極深。

可是在這浩劫之中,王教授的祖父卻無法在顧及這樣的祖訓。因為如果自己不將無數神殿的至寶竊出,那麼這些華夏重寶,便會落入到倭國宵小手中,永遠無法留存在我華夏之內。

所以,咱那幾年光景之內,王教授祖父,在中原一帶,幾乎每日都會摸入一方神殿僧宇之中,將其之中那些華夏重寶移出,又尋找妥善之處,將其藏好,只是兩年時間內,王教授祖父便將中原數百處殿宇幾近搬空,而在新華夏成立之後,這數萬件珍貴的文物,我王家也均交予了國家。

劉嵩聽著王教授的說著,心中不免的對這王教授一家,升起了些許敬佩之心。雖然乃是掘人祖墳的盜墓一脈,卻同樣是盜亦有道,無數年傳承,卻對神殿僧宇從不齟齬,而在華夏浩劫之時,卻能捨棄祖訓,未保重寶不失,毅然為國護寶,也算是一幅狹義心腸。

不過王教授倒是自嘲的說道,“其實,我們現在的考古,相比百年前的盜墓,要齷齪無恥太多!若按摸金校尉一行的規矩,現在的考古學家,都應該殺了!”

劉嵩一怔,隨即不解,問到,王教授卻是無奈的笑了笑,“從有墓葬開始,便有盜墓一行,不過盜墓一行中有一個規矩,不見屍者發,見屍者殺。也就是說,摸金校尉,不得見到喪者遺骸,最多也只能盜取外槨之物,否則即使是同行見到,也是會對其追殺。不過現在的考古,卻完全不講這些,非但將其陪葬之物盡數取光,甚至將其屍身之上的衣物,也會強行脫去,更有甚者,直接將其屍身分身解剖。這當真是最大的不敬。”

看著王教授一份憤憤之意,劉嵩並未開口。很多事情,其實皆是如此,盜亦有道,但是將盜換上了其他的外衣,竟然連道都不顧及了!

王教授揭過了這個話題,接著說道,這菩提木匣,和其中之物,便是在那段時間中,自己祖父數萬件寶物中,唯一一件沒有交給國家的,祖父只是傳下話來,“此等至寶,若落入宵小手中,會令寶物蒙塵,我王家子孫,自當護持,尋得有信之人,且必須乃大神通者,方能與之。”

也就是如此,這菩提木匣,便一直在王家儲存至今。而按照祖父所言,這菩提木匣,便是在一處上古神殿中所尋到的。

王教授好似回到了在兒時,爺爺給自己講故事時候的樣子,緩緩說到,“那是一處就連爺爺都無法判定年代的神殿,久遠的讓人覺得有些難以想象。那神殿之內,並沒有供果三牲,也沒有廣廈玉宇,所有的不過不足十丈方圓的一片空間,其中確有無數深坑,明顯乃是被無數人跪拜而得。”

劉嵩完全沒有打斷王教授的話,自己也似被帶入了那樣的環境之中。王教授說著,那神殿之內,一處半丈石臺,其上便放著此軒轅木匣,不過他所到之時,這木匣卻非蓋著,而是開啟,其中有一方溫玉熠熠發光,令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