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部分(1 / 4)

剛收容的婦人都有些拘謹,三個人都學著人見禮,卻聲音、乾巴。這算人之常情,江夏也不會多想。

江夏看著這個年紀最大,感嘆著開口問道:“你是哪裡人士啊?”

那老婦人手裡杵著熬粥的大勺子,半垂著頭,似乎滿身拘謹地往後退了一小步,這才低聲道:“俺是河南的……”

江夏應了一聲:“河南的……家裡遭了災嗎?家裡還有旁的人嗎?”

那婦人搖搖頭,道:“沒人嘞……發大水,都淹死了……”

江夏眯了眯眼睛,點點頭,轉身離開。

若是她沒有記錯,水患連年的河南,偏偏今年沒有發生大水災,一年都風調雨順的。這位卻說發水災……而且,口音也不太對,乍聽是魯豫地界的口音,但每句話的末尾總有些南方的味道,嗯,大概沾一點川桂、雲南那邊的口音。

丁明察言觀色,緊跟上來,低聲問道:“夫人,可是覺得那老婦有什麼不妥當?要不要打發了?”

江夏搖搖頭道:“暫且不用動作……只是覺得口音不太對,不過,好像她的門牙掉了,保不住是漏風所致呢!”

丁明連忙道:“是,夫人放心,小的會打發人盯著她的,保證不會出什麼岔子!”

江夏點點頭,神色淡然,指著另一邊棚子裡的一些人道:“年齡大的多不多?有沒有因災無家可歸的?”

她救助人,向來不贊同無條件地救助。那些年輕力壯的,卻因為遊手好閒、好逸惡勞流落街頭的,她只會嗤之以鼻,更別說救助了。是以,能看到那邊獲得救助的人,或者搬運米麵,或者拾草添柴,或者刷碗洗筷子……總的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才能領到粥飯。當然了,年紀大的老人和幼小的孩子不在此列。

丁明點頭道:“有五個。兩個是山西那邊過來的,地裡招了蝗災,顆粒無收。兩個是大雪壓塌了老舊的屋舍,還有一個是兒子突然死了,兒媳裹挾傢俬改嫁他人,她又病又窮,被迫流落至此……”

江夏點點頭,吩咐道:“這些人每人發一件棉襖吧……另外那些人,你也傳下話去,拾草添柴到一定數量,也能領一件棉襖。棉襖去作坊那邊領,那邊備的工服還有些結餘。”

丁明點頭應著,無意地回頭看過去,卻恰好對上那河南老婦人一道怨毒的目光。

☆、1017。第1017章 孃親,你是收攏人心麼?

丁明微微一驚,再定睛看去,卻見那老婦人垂著頭攪拌鍋裡的米粥,動作順暢——難道,剛才是看花眼了?

他心裡疑惑了一聲,卻提醒自己,一定找人盯著這個婦人。

江夏帶著孩子們看過施粥的棚子,又照例去看望了莊子上年過六十的老人們,給他們送去米麵棉衣等物。有兩位生病的,江夏還給他們看了病,留了藥。

經過多年的完善,莊子的莊戶,鋪子和作坊裡的夥計掌櫃,都有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福利體系。在職時有薪酬和醫療福利,工作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就能領到相應的養老金,並有相應的醫療保障,就是去世後的葬禮也有相應的安排。

這在京城,乃至整個大慶,都開啟了一個用工制度的先河。有些小官小吏都拿自己打趣,還不如做個夥計呢,老了還有養老銀子,病了還管著醫療報銷,去世後還能落土為安,這是完全解決了人的後顧之憂啊。

看過那許多老人之後,回程的時候,兩個孩子都有些沉默,特別是朗哥兒,一路皺著小眉頭,好像想著什麼心事。

江夏也不問,只抱著昏昏欲睡的迅哥兒,閉著眼睛養神。

快進城門的時候,朗哥兒突然開口道:“孃親,你做的這些是不是‘收攏民心’?”

江夏怔然之後,在心裡腹誹,徐襄平日裡教了兒子些什麼啊?這麼大點兒孩子,咋就知道‘收攏民心’了?

暗地裡撇撇嘴,江夏臉上卻保持著溫和的笑容道:“孃親所做,只針對自家莊戶、夥計和下人,哪怕是設粥棚,也大都以勞力換取衣食……故而,不存在收攏民心之嫌。”

看著越哥兒眼神還有些迷惑,江夏又接著解釋道:“當然了,孃親這麼做,就是想著讓家裡、莊子、作坊裡的人,都盡心盡力地做事、種地、做工,不要懈怠,以換取長期安穩的工作,還有年老時的保障。收攏民心,是指有心人示恩於民,以換取民心所向,咱們家則不同,不會無緣無故地給人好處,不養閒人,那些人所得的,都是辛勤勞作、盡心做事換來的,所以,孃親所做的,只是月例工錢上改進,而不是收攏人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