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後,才覺得真正放鬆下來:出門千般好,眷戀歸巢時!
外邊的世界再好,卻終究沒有自己家裡來的更舒心、更放鬆、更自在呀!
大大小小洗漱更衣,換了最舒適的居家衣裳,在臨窗的涼榻上團團坐了,吃團聚後的第一頓飯。
徐襄一邊照應著身邊的兒子,一邊對江夏道:“齊哥兒會試得了十四名,殿試進二甲應該不難……前幾****就書院的先生同窗約好了,今明兩日去書院會文,昨兒就去了。你回來的訊息他還不知道呢。”
江夏點點頭:“先讓他溫書,索性也就一兩日就回來了……我回來,也正好看著他收拾收拾,去參加殿試。”
徐襄含笑點頭,又道:“你大概已經知道了……劉氏病重,大概堅持不到齊哥兒金榜題名了。”
江夏臉上的笑意一斂,道:“大概能等到……我去了一趟,給她留了兩支人參。”
徐襄釋然一笑,拍拍妻子的手:“你做得很對!”
劉氏畢竟是齊哥兒的生母,這許多年來,雖然沒讓他們母子生活在一起,江夏卻也沒算苛待劉氏,在莊子上生活的劉氏溫飽無虞,還有個婆子照應著,只除了不讓她到處亂跑,相對於其他農村婦人,已經算是享福的了。
另外,江夏南下之時,也回了趟臨清。那一次她的不好感覺,還真是夏娘父親江玉衡出了事。說起來可笑,一直沒受罪的江玉衡竟然喝醉了,自己跌進了鹽水池子裡。
與越哥兒通了訊息,江玉衡已經安葬到了三岔鎮江家祖墳中,卻並未與賀氏合葬。賀氏的遺骨被江夏帶回了京城,她與江越商議好了,將賀氏安置在城西,原來是恭謹伯府的那一個莊子裡,也算讓她葉落歸根,魂歸故里吧!
說過幾句話,江夏終於開口詢問:“大姑太太那邊怎樣?還好吧?”
徐慧娘於江夏離開京城後半年後生了一個女兒,取名蓁娘。之前,因為景家獲罪,景潤年革職查辦,景諒外放川地,家產抄沒,徐慧娘和婆婆王氏被徐襄接進徐府暫時安置。故而,江夏回家後沒見著徐慧娘還詫異了一下。
徐襄點頭:“大姐這一次還算順利,如今蓁娘已經快週歲了,生的極好……去年,大姐就在城南買了一棟二進的宅院,稍事修繕後,年前就搬了過去……之前,她就叮囑我,你回京就及時給她送信兒去。”
江夏心中感慨,或者真的是不經歷坎坷不會成長,景家連遭變故之後,徐慧娘似乎一下子沉靜、豁達起來,倒是沒了之前的愚魯和矯情了。
微微一笑,江夏點頭道:“今兒晚了,待會兒我將帶回來的東西整理一下,明兒一早讓人給大姐和蓁娘送過去,若是大姐無事,就讓人直接將她接過來住上幾日,我們也好敘敘舊。”
“嗯,”徐襄欣慰地笑笑,點點頭道,“大姐給我說過幾次,想著回鄉……”
江夏微微眯了眼睛。這個時代,在京為官哪怕是成了一品宰相,早晚也還是會迴歸故里。更不用說,景潤年是犯官流放,其實家眷同樣要處置,只不過,大興帝看在過往的情面上網開一面,只是將景諒外放,也沒有驅逐王氏和徐慧娘離京……特別是王氏,失了可依持的丈夫、兒子,想著回老家也是正常的。
倒是徐慧娘,從嫁給景諒起就一直未去過景家老家,如今大概也不願意過去吧!再說了,若是能夠,年輕夫妻還是在一處才好,時日久了,不說夫妻情分,就連羨哥兒、卓哥兒和景諒的父子情分也會淡了去!
片刻,她才抬眼看向徐襄,淡淡道:“她們在京裡確實不是長久之計……倒不如,與王夫人商議商議,送了她們去川地與景大哥團聚去!”
江夏說到這裡,就感覺到自己的手被一隻大手握住,兩個人目光交匯,會意而笑。
☆、1006。第1006章
景家顯赫一時,隨著景太后西行、承平帝的禪位、景潤年的獲罪,也衰落下來。
第二天,沒等江夏打發的人過去,徐慧娘就帶著卓哥兒和蓁娘過來了。
徐慧娘之前因病容顏本就比同齡人看著蒼老些,卻因為裝扮得體、氣色飽滿,自然有一種成熟的雍容富貴模樣。但這一次江夏一見景妱娘,真真是有些不敢認了,儘管施了脂粉,卻仍舊掩不住暗黃的臉色和眼角嘴角醒目的皺紋。
再看那雙眼睛,總是帶著傲氣的眼睛渾濁了,儘管因見了江夏帶出一片笑來,卻仍舊能夠看到她眼底的壓抑和愁苦……愁苦啊,再看徐慧娘身上明顯過了時的衣裳,髮髻上暗淡的金飾,也能看出些端倪了。
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