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劉氏,田氏回頭與胡氏對視了一眼,胡氏就繞過來扶住劉氏往外走:“舅太太,太太這病可不敢耽誤,最好就是儘快把二奶奶請回來,家裡別沒人主持,您得撐起來,趕緊打發人去宮裡送信,請二奶奶儘快回來才好哇!”
劉氏被她連扶帶推地撮出了裡屋門,離了鄭氏跟前,劉氏也冷靜下來。
她就站在廳堂門口略緩了兩口氣,就冷靜下來:“對,你說得對,得趕緊打發人去把襄兒和他媳婦都找回來……”
說著,她招呼一聲,要了自己的大毛斗篷,拎著裙子匆匆出門,往外頭找人送信去了。
一邊往外走,劉氏一邊在心裡飛快地合計:宮裡可不是一般人能進的。就是高官勳貴,不奉召也不能說進去就進去……不過,有親戚的自然好一些。她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徐慧娘……
江夏卻比劉氏猜測的動作快得多,等劉氏打發人去尋了徐慧娘,徐慧娘又奔到宮門上去請見時,江夏已經給貴妃、小皇子和皇上都請了平安脈,從宮裡出來,往王太醫府上去了。
☆、853。第853章 洗白!
江夏原本打算去王太醫家裡躲一天安閒,可事不遂人願,她剛到王太醫家不久,就得了王太醫傳回來的訊息,只說鄭氏病了人,讓她趕緊回家。
於是,屁股沒坐穩的江夏,不得不又趕著出門乘車,一路趕回來。
等到了家,看到已經用了針吃了藥,並昏沉睡去的鄭氏,江夏才放下心來。還好,幸好進宮的徐慧娘正好讓王太醫遇上,王太醫趕得及時,給鄭氏下針急救,加上之前那些藥物之效,總算是把鄭氏的病情穩住,沒有變得太糟糕了。
江夏探了探鄭氏的脈象,轉身退了出來,來到前院見了王太醫拱手行下禮去:“此次多謝師傅及時趕到,否則不知道……”
不管徐襄昨晚如何表現,一旦他母親突發急病,而她這個身負精湛醫術的兒媳婦居然不在身邊。若是在宮裡還好說,偏偏是出了宮,去了旁處……哪怕她已經跟他報備過,只怕,徐襄心裡還是會落下芥蒂。這就留下了禍根,以後,情勢不對了,就很可能勾起徐襄對她的惱恨。
她能想到,王太醫看多了人情世故,自然比她更明白,要不然,也不會匆匆趕過來救人了!、
他暗暗嘆了口氣,伸手扶了江夏,和聲道:“你畢竟是兒媳,該做的還是要做的。”
江夏垂著眼,低聲應了。
王太醫接著將自己的處置辦法與江夏交待了一番,就又匆匆告辭去了。
在他出門的時候,遇上了得了信急匆匆趕回來的徐襄。得知是王太醫趕過來救了鄭氏一命,徐襄一揖及地,大禮致謝。王太醫看看他,正色道:“夏丫頭身子重,難免有時候精神不濟,撐不住事兒,你多多擔待著她些。若是需要人手,就打發人去我府上,別不肯開口。”
徐襄拱手應著,轉身將王太醫送出門去。
既然有徐襄送客,江夏就轉了回來。
王太醫只做了緊急搶救,沒開方子。江夏回來,斟酌著開了藥方子,打發石榴去藥庫裡抓了藥,由江夏親自捧了,一路往鄭氏院子裡去。
鄭氏生病,她這個做兒媳婦的按理是要侍疾的!
通俗些說,就是陪床,護理病人。喂藥喂水餵飯,還要端屎端尿,擦手擦臉擦身子……夜裡睡不好,白天更撈不著睡,吃不好喝不好……好好地人兒還打熬不住,更何況江夏這樣懷著身孕的人。
於是,當天晚上,徐襄留在母親房間裡侍疾。
徐襄侍疾,劉氏不好再住在鄭氏西屋裡,徐襄出面與劉氏商量,想讓人再給她準備一個院子。劉氏卻沒讓他麻煩,很乾脆搬到梅娘和芸孃的院子裡去,與兩個姑娘住到一處去了。
之後,徐襄又要將江夏送回自己的院子裡歇息。江夏畢竟懷著身孕,白天操勞一天,她已經很疲憊,也知道自己不能硬撐著了,只略略推卻了一兩句,就順著徐襄的意思回了自己的房間。
不到子時,睡了一天的鄭氏就緩緩醒了過來。
她一開始還有些迷茫,睜著眼看著朦朧光線下的帳子,這花色看著有些眼熟,卻比她用了兩年的帳子鮮亮了許多……
鄭氏眨著眼睛想了好一會兒,才一下子記起來,她已經不是在臨清三岔鎮的老宅裡,她來了京城,來了自己兒子的家裡……不,是來了她京城的家裡。只不過,她好像走了一步昏招,想著不靠譜的大嫂好操縱,就將她召進京裡來,以給她那個同樣沒腦子的閨女說婆家為由,卻又想法子讓她帶上了二哥家的芸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