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年輕掌櫃,八斤腦袋一熱,脫口而出:“小的願意!”
迎上主子含笑的眼,訕訕道:“就是不知道素梅姑娘瞧不瞧得上小的。”
程澈笑了笑,沒再多言:“下去吧。”
八斤暈乎乎走出去,程澈從雕花食盒裡摸出一塊已經冷掉的栗子糕一點點吃下去,不由笑了。
念松堂裡,氣氛就沒這麼和樂了。
大姑奶奶程芳英狠狠扯著帕子抹淚:“母親,這幸虧是我趕了回來,不然您是不是就要依著二哥的意思,把我陪嫁莊子頂出去了?”
孟老夫人對唯一的女兒是真心疼愛的,聞言解釋道:“芳英,這也不能怪你二哥。今日盤賬合算了一下,想要補上韓氏的嫁妝,怎麼也是不夠的。你那莊子位置好,要是頂出去,好歹不會把伯府底子掏空了。你總不忍心哥哥侄子們將來喝西北風吧?”
“母親,我不是這個意思,可您也替女兒想想。我和離後帶著靈芸住在府上,說不準是要住一輩子的,手上沒錢心裡怎麼能踏實?要我說,韓氏的嫁妝差上一些,也不打緊。您想啊,這麼些年,韓氏對二哥不是死心塌地?就算現在鬧和離了,可女人您還不瞭解麼,讓二哥放低身段說幾句好話,說不準韓氏就鬆口了。”
孟老夫人聽了,不由點頭。
轉眼便是三日後,一大早下人來報,說衛國公過來了。
第361章 欠條
衛國公早年南征北戰,後來手受了傷,不能再拿槍,就交出兵權回到京城修身養性,多年下來從他的臉上已瞧不出殺伐之氣,反而更像飽讀詩書之人,臉色帶了幾分書卷氣的蒼白。
此時他慢慢翻閱著賬冊,室內格外的靜,只聽到紙張翻過時的摩擦聲。
程二老爺陪坐一旁,想著待會兒要開口說的話,心情委實不大美妙。
衛國公終於翻完了,把賬冊隨手置於一旁,看程二老爺一眼,似笑非笑:“程大人,怎麼不見孟老夫人與族老等人?”
這一句話,雖沒明說什麼,卻成功讓程二老爺臉上一熱。
“國公爺。”程二老爺拱拱手,“小弟有個不情之請,想見明珠一面。”
衛國公一對劍眉挑起,淡淡道:“程大人與舍妹既是一別兩寬,往後可莫在我面前稱弟,這不合適。還有舍妹的閨名,外男隨意提起亦不妥當,還望程大人記住了。”
程二老爺何嘗被人這般當面譏諷過,只是論出身論名望遠不及眼前之人,只得把惱火默默嚥了下去,訕訕道:“國公爺說的是。只是在下想再見韓氏一面,還望國公爺成全。”
“我剛剛說過,你們二人既是已經和離,還有什麼可說的?程大人想見舍妹,恕我不能答應。”
程二老爺一顆心漸漸沉下去。
對孟老夫人的提議,他是有些把握的,這麼多年他對韓明珠都不假辭色,現在雖鬧到了這一步,倘若他低頭說幾句。還是有自信讓韓氏抬抬手的,卻沒想到連韓氏的面都見不著!
程二老爺不由看衛國公一眼。
他這位前姐夫,自從回到京城再沒有任過職,似是好上了喝酒,他還聽不少人惋惜過。
而在他印象裡,這位前姐夫也不是愛管事的,卻沒想到一旦撕破了臉。是如此油鹽不進的人物。
“程大人。這賬冊我已經看完了,好像還差著一個莊子,另有一些古董器具折算下來約有萬兩白銀的缺口。”
程二老爺抬袖。拭了拭汗:“國公爺,伯府的情況您也是知道的,短短三日時間能湊上這些已是不易。您看能不能寬限些時日,我可以打欠條的。再者說。雖說我與韓氏已經和離,可畢竟夫妻多年。更何況澈兒還在府上,眼看著就要娶妻生子,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現在我們府上已是盡力補湊嫁妝,若是掏空了底子。即便我們不想,澈兒也難免受委屈的。”
“程大人所言,也有道理。”衛國公點點頭。
程二老爺暗暗鬆了口氣。道:“那我便打個欠條,請國公爺收好。”
這欠條一打。韓氏的嫁妝就算了結了大半,雖然白紙黑字,欠的錢是要還的,不過到時候說一句澈兒娶妻等各項花費,想來以韓氏對澈兒的疼愛,也不忍相逼。
程二老爺匆匆寫好欠條按下手印,遞給衛國公,衛國公端詳一番,讚道:“程大人倒是寫得一手好字。”
“國公爺過獎。”程二老爺抖了抖麵皮。
待墨跡幹了,衛國公把欠條摺好收進袖中,動作一頓,笑看程二老爺一眼:“其實,我倒是有個